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于是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六一居士自传。

六一居士传

探寻欧阳修晚年生活情趣与人生哲学

  1. 客复笑曰:“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
    译文:客人又笑着说:“你知道官服和礼帽、玉璧和丝组等外在之物累及其身体吗?却不知道这些外在之物也累及其心灵。”
    注释:轩裳指的是官员的服饰,圭组指的是玉器。五物泛指外在之物。
    赏析:此段反映了欧阳修对外界物质追求的看法,他认为外在之物会对身体造成负担,而内心的修养更为重要。
  2. 居士曰:“不然。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吾其何择哉!”
    译文:居士说:“并非如此。那些外在之物带来的劳累已经够多了,还经常担忧;而从内心得到的宁静则无忧无虑,我何必再选择呢?”
    注释:居士指的是欧阳修。此处他表达了自己对外部物质的追求感到疲惫,内心宁静才是真正的幸福。
    赏析:这段文字展现了欧阳修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与客俱起,握手大笑曰:“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译文:于是和主人一同站起来,高兴地握住手大笑,说:“这些东西放在一边去管它吧,微不足道不值得比较了。”
    注释:置之表示不理会或放弃。区区不足较表示不值得过多计较。
    赏析:此句表达了欧阳修对于名利得失看得非常淡然的态度。
  4.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译文:不久之后,他感叹道:“士人年轻的时候应当出仕为官,年老退休是自然的事,有些人在七旬之前就能功成身退。”
    注释:夫士指年轻的士人。盖有不必等到……的人表示不必等到一定年龄。
    赏析:欧阳修通过这句话强调了年轻时就应该积极进取,而不是到了老年才后悔。
  5. 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
    译文:我一直很仰慕这种生活方式,我应该离开这里一次了。我曾经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识,我也应该离开这里两次了。年纪尚轻的时候就这样,如今我已经年老体弱了,还要贪图过多的荣耀和俸禄,这违背了我本来的意愿,也辜负了我自己。
    注释:素慕之表示一直很向往这种生活方式。讫无称焉表示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识。难彊之筋骸指年迈的身体。
    赏析:此段反映了欧阳修对于官场名利的厌倦和对自身价值的反思。
  6. 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译文:我有三条理由应该离开这里:一是我一直很仰慕的生活方式,二是我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识,三是我现在年老体衰了还贪图过多的荣耀和俸禄,违背了我的本意,辜负了自己的心愿。即使没有世俗的五物(指金钱、地位、美女等),我离开也是应该的,还有什么其他的道路可走呢?
    注释:五物泛指世俗的财物。负三宜去表示有三件事可以离开的原因。虽无五物表示没有世俗的财物。其去宜矣表示离开是正确的选择。
    赏析:此段反映了欧阳修对于名利看得很淡,认为只要内心满足就好,不必追求世俗的东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