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方今南北之势,较之彼时亦大异矣。地方万里而劫于夷狄之一姓,彼其国大而上下交征,政庞而华夷相怨,平居无事,亦规规然模仿古圣贤太平之事以诳乱其耳目,事以其国可以言静而不可以言动,其民可与共安而不可与共危,非如晋末诸戎四分五裂,若周秦之战国,唐季之藩镇,皆家自为国,国自为敌,而贪残吞噬、剽悍劲勇之习纯用而不杂也。且六朝之君,其祖宗德泽涵养浸渍之难忘,而中原民心眷恋依依而不去者,又非得为今日比。臣故曰:「较之彼时,南北之势大异矣。」
当秦之时,关东强国末楚若也,而秦楚相遇,动以数十万之众见屠于秦,君为秦虏而地为秦虚。自当时言之,是南北勇怯不敌之明验,而项梁乃能以吴楚子弟驱而之赵,就钜鹿,破章邯,诸侯之军十馀壁者皆莫敢动。观楚之战士无不一当十,诸侯之兵皆人人惴恐。卒以坑秦军,入函谷,焚咸阳,杀子婴,是又可以南北勇怯论哉?
以下是对辛弃疾《美芹十论·自治第四》的逐句释义,并附上译文和必要的注释:
- 原文:且方今南北之势,较之彼时亦大异矣。
- 译文:而且现在南方和北方的形势,与那个时候也大不相同了。
- 注释:这里讨论的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局势,南方相对稳定,而北方则是金朝的统治区。作者认为现在的南北形势与过去有所不同。
- 原文:地方万里而劫于夷狄之一姓,彼其国大而上下交征,政庞而华夷相怨,平居无事,亦规规然模仿古圣贤太平之事以诳乱其耳目,事以其国可以言静而不可以言动,其民可与共安而不可与共危,非如晋末诸戎四分五裂,若周秦之战国,唐季之藩镇,皆家自为国,国自为敌,而贪残吞噬、剽悍劲勇之习纯用而不杂也。
- 译文:地方广阔万里却受到夷狄之一的姓的侵扰,那个国家很大但上下交征,政治庞杂而华夷相互怨恨,平时没有战事也能模仿古人的太平之事来欺骗迷惑百姓,虽然可以谈论国家的平静但不能谈论国家的行动,人民的安定可以是共同的但不能是危险的,这不同于晋末的各少数民族四分五裂,像周朝、秦朝那样的战国时期,唐朝末期的藩镇割据,都是各自为王的国家,各自成为敌人,而贪婪残害、勇猛强悍的习气纯粹被使用而没有被混杂。
- 注释:这里描述了当时的民族关系和政治状况,强调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不同情况,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看法。
- 原文:且六朝之君,其祖宗德泽涵养浸渍之难忘,而中原民心眷恋依依而不去者,又非得为今日比。臣故曰:「较之彼时,南北之势大异矣。」
- 译文:而且六朝的君主,他们的祖宗留下的德泽和涵养深深影响着人们,而中原的民心眷恋不舍,不愿意离开。我认为今天的形势与那时大不相同。
- 注释:这里强调了历史传承和文化影响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过去的怀念之情。作者通过比较南北的形势,表达了他对当前局面的看法和评价。
辛弃疾在《美芹十论·自治第四》中通过对南北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军事和治国策略。他强调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并对历史上的分裂现象进行了反思。同时,他也关注了民生问题,呼吁统治者关注人民的生活和安全。这些观点不仅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