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而观之,中原之民业尝叛虏,虏人必不能释然于其心,而无民意岂能自安而无疑乎!疑则臣患深,操心危,是以易动而轻叛。朝廷未有意于恢复则已;诚有意焉,莫若于其无事之时,张大声势以耸之,使知朝廷偃然有可恃之资;存抚新附以诱之,使知朝廷有不忘中原之心。如是,则一旦缓急。彼将转相告谕,翕然而起,争为吾之应矣。

又况今日中原之民,非昔日中原之民。曩者民习于治而不知兵,不意之祸如蜂虿作于杯袖,智者不暇谋,勇者不及怒。自乱离以来,心安于斩伐而力闲于攻守,虏人虽暴,有王师为之援,民心坚矣。冯妇虽攮臂,其为士笑之。孟子曰:「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臣亦谓今之中原离合之衅已开,虏人不动则已,诚动焉,是特为陛下驱民而已。惟静以待之,彼不亡何待!

【诗句】:今而观之,中原之民业尝叛虏,虏人必不能释然于其心,而无民意岂能自安而无疑乎!疑则臣患深,操心危,是以易动而轻叛。朝廷未有意于恢复则已;诚有意焉,莫若于其无事之时,张大声势以耸之,使知朝廷偃然有可恃之资;存抚新附以诱之,使知朝廷有不忘中原之心。如是,则一旦缓急。彼将转相告谕,翕然而起,争为吾之应矣。

【译文】:现在来看,中原的百姓曾经背叛过敌人,敌人一定不会对中原的民众放松警觉和防备,没有民众的支持,哪里能让自己安心?有了疑虑,臣下就会感到深深的忧虑和不安,因此容易动摇,轻易地反叛。如果朝廷没有恢复中原的意思,那就算了。如果真的有恢复的意图,那么最好在中原安定的时候,大造声势,让中原民众感到朝廷是有依靠的,同时安抚新的归附者,让他们知道朝廷还有收复中原的决心。这样的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时,他们将会互相传述,齐心协力起来,共同响应我们的号召。

【注释】:1. 中原之民:指中国北方的人民,这里特指宋朝的百姓。2. 业尝叛虏:曾背叛过敌人。3. 虏人必不能释然:敌人一定不会对中原的民众放松警觉。4. 无民意岂能自安:没有民众支持,哪里能安心。5. 疑则臣患深:有了疑虑,臣下就会深感忧虑。6. 操心危:担心自己会面临危险。7. 易动而轻叛(xī dòng ér qīng bài):容易动摇、轻易反叛。8. 朝廷未有意于恢复:朝廷没有恢复中原的意思。9. 冯妇虽攮臂:即使像冯妇这样的勇夫也会觉得羞辱。10. 孟子曰:「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孟子曾经说过:“被商汤王和周武王驱使的人,是夏桀和商纣啊。”11. 臣亦谓今之中原离合之衅已开:我也认为现在的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分离与合并的时机。12. 虏不动则已:敌人不发动进攻就算了。13. 诚动焉:如果真的要发动进攻。14. 静以待之:静悄悄地等待敌人的行动。15. 彼不亡何待:如果不灭亡的话,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中原地区局势的看法。他认为虽然中原地区的百姓之前曾经背叛过敌人,但敌人并不会因此就放松警惕,相反,中原地区的民心更加坚定了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同时,他也分析了中原地区目前面临的形势,认为现在是恢复中原的理想时机,如果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就能更好地团结民众,共同抵抗外敌的进攻。此外,他还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如大造声势、安抚归附者等,这些策略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恢复中原的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