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异其言而志之久矣。筑室于斯,辟其东南为小轩。轩之前廓然无障,几与天际。每月之望,开户以须月之至。月入吾轩,则吾坐于轩上,与之徘徊而不去。一夕举酒延客,道隐者之语,客漫不喻曰:“吾尝治术矣,初不闻是说也。”予为之反复其理,客徐悟曰:“唯唯。”因志其言于壁。

待月轩记

我对他的言语十分奇异,一直把它记在心里。在这个地方建筑了一座房子,把东南角辟为一个小小的屋子。那屋子的前面开阔无阻,好像与天际相接。每月十五的夜晚,打开房门等待着月亮的出现。月亮进入我的屋子,我就坐在屋上,和它一起徘徊,不肯离去。一天,我摆酒设宴邀请朋友来,谈着关于隐士的话,友人漫不经心地回答说:“我治理过学问,起初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话。”我反复地给他讲解道理,友人渐渐理解地说:“是的!”于是我把这些话写在墙壁上。

注释:

  1. 异:觉得不同寻常。
  2. 筑室:建造房屋。
  3. 辟:开辟。
  4. 小轩:小屋。
  5. 几:几乎、差不多。
  6. 望月:即“望日”,这里泛指月亮。
  7. 须:等待。
  8. 入:来到。
  9. 吾轩:我的屋子。
  10. 坐:坐卧。
  11. 徘徊:来回地走动。
  12. 夕:傍晚,晚上。
  13. 举酒:端起酒杯。
  14. 延客:邀请客人。
  15. 道:讲述。
  16. 说:话语。
  17. 治术:研究学问。
  18. 初:开始。
  19. 悟:醒悟。
  20. 唯唯:表示同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记叙诗。全诗以作者之口叙述自己筑室于斯、待月的故事,表达了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首句“予异其言而志之久矣”,表达了作者对隐者话语的奇异感受,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接下来,作者描述了自己在这个地方建造房屋,开辟东南角为一个小屋子的场景。这个小屋子前开阔无阻,仿佛与天际相接,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的氛围。
    第二句“每月初五,开门待月”,描绘了作者每日等待月亮出现的情景。这里的“月”既是自然界的现象,也是作者情感的象征,象征着美好和宁静。
    第三句“入吾轩,则坐于上,与之徘徊而不去”,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与月亮相伴的惬意时刻。这里的“徘徊”不仅形容了月光的柔和、美丽,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这种与月亮相伴的感觉,成为了作者心中永恒的记忆。
    第四句“一夕举酒延客,道隐者之语”,展现了作者与朋友相聚、畅谈的话题之一。这里的对话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智慧和哲理。朋友对于自己曾经学过的学问表示怀疑,但最终通过反复讲解,逐渐领悟了其中的真谛。这种从疑惑到豁然开朗的过程,反映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探索真理的执着精神。
    最后一句“乃志之于壁”,总结了全文的主旨。作者将这段经历记录下来,不仅是为了纪念自己的感悟和成长,也是为了与后人分享这份难得的经验。这份经历成为了作者人生中重要的财富,激励他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待月场景的描绘和与朋友对话的记录,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些内容都深深地影响了作者的人生轨迹,使他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事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