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麟经制溪洞事宜,州守王奇与蛮战死,君为桂州节度判官,被旨鞠吏士之有罪者。麟因收大小使臣十二人付君并按,且尽斩之。君持不可。麟以语侵君。君曰:「狱当论情,吏当守法。逗挠不进,诸将罪也。既伏其辜矣,馀人可尽戮乎!若必欲以非法斩人,则经制司自为之,我何与焉。」麟奏君抗拒,君亦奏麟侵狱事。刑部定如君言,十二人皆不死,或以迁官。吾以是益知刚者之必仁也。不仁而能以一言活十二人于必死乎!
方孔子时,可谓多君子,而曰「未见刚者」,以明其难得如此。而世乃曰「太刚则折!」士患不刚耳,长养成就,犹恐不足,当忧其太刚而惧之以折耶!折不折,天也,非刚之罪。为此论者,鄙夫患失者也。
这首诗的翻译如下:
谢麟经制溪洞事宜,州守王奇与蛮战死,君为桂州节度判官,被旨鞠吏士之有罪者。
谢麟负责处理溪洞事务,州守王奇和蛮族人作战而死,你作为桂州节度判官被命令审讯那些犯罪的官员。
麟因收大小使臣十二人付君并按,且尽斩之。
谢麟因为收押了十二名大小使臣交给你审问并且全部处死。
君持不可。
你坚持不同意这样做。
麟以语侵君。
谢麟因此对你进行攻击。
君曰:「狱当论情,吏当守法。逗挠不进,诸将罪也。既伏其辜矣,馀人可尽戮乎!若必欲以非法斩人,则经制司自为之,我何与焉。」
你回答说:「按照法律来判案,官吏应当依法行事。如果官员们不遵守规定而拖延不进,那就是将军们的过错。既然已经确定了他们的罪行,那么其他人可以全部杀掉吗?如果你一定要通过非法手段杀人,那么司法部门会自己来做这件事,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麟奏君抗拒,君亦奏麟侵狱事。
谢麟上奏你抗拒他,你也上奏谢麟侵犯了你管理监狱的权力。
刑部定如君言,十二人皆不死,或以迁官。
刑部按照你的说法做出了判决,这十二个人都没有死,有些人甚至得到了提升的官职。
吾以是益知刚者之必仁也。
因此我更加明白那些刚强的人一定是仁慈的。
不仁而能以一言活十二人于必死乎!
一个不仁慈的人,却能用一句话就拯救了十二个处于必死之地的人吗?
方孔子时,可谓多君子,而曰「未见刚者」,以明其难得如此。
在孔子的时代,可以说是有很多君子,但你说”没见过刚强的人”,以此来说明这样的人很难见到。
而世乃曰「太刚则折!」士患不刚耳,长养成就,犹恐不足,当忧其太刚而惧之以折耶!
现在的人却说”太刚强就会折断”,这是因为士人担心自己不够刚强,长期培养成长,还担心不够强大,应该害怕太刚强而害怕被人折断吗!
折不折,天也,非刚之罪。为此论者,鄙夫患失者也。
这是天意决定的,而不是刚强的错误。写这种评论的人,都是那些害怕失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