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县张侯图其县之广德湖,而以书并古刻石之文遗予曰:「愿有记。」
盖湖之大五十里,而在鄞之西十二里。其源出于四明山,而引其北为漕渠,泄其东北入江。凡鄞之乡十有四,其东七乡之田,钱湖溉之;其西七乡之田,水注之者,则此湖也。舟之通越者皆由此湖,而湖之产,有凫雁鱼鳖、茭蒲葭、葵莼莲茨之饶。其旧名曰莺脰湖,而今名,大历八年令储仙舟之所更也。贞元元年,刺史任侗又治而大之。大中元年,民或上书请废湖为田,任事者左右之,为出御史李后素验视,后素不为挠民以得罪,而湖卒不废。刺史李敬方与后素皆赋诗刻石以见其事,其说以谓当是时湖成三百年矣,则湖之兴,其在梁齐之际欤!
宋兴,淳化二年,民始与州县强吏盗湖为田,久不能正。至道二年,知州事丘崇元躬按治之,而湖始复。转运使言其事,诏禁民敢田者,至其后,遂著之于一州敕。咸平中,赐官吏职田,取湖之西山足之地百顷为之,既而务益取湖以自广。天禧二年,知州事李夷庚始正湖界,起堤十有八里以限之。湖之滨,有地曰林村砂末,曰高桥腊台,而其中有山曰白鹤,曰望春,自太平兴国以来,民冒取之,夷庚又命禁绝,而湖始复。天圣、景祐之间,民复相率请湖为田,州从事张大有案行止之,而知州事李照又言其事,报知至道诏书,照以刻之石,自此言请湖为田者始息。而康定某年,县主簿曾公望又益治湖。
广德湖的兴衰史
一段历史长河中的地理变迁与文化遗产
- 广德湖概览
- 位置:鄞县西部,鄞西十二里
- 面积:五十里方圆
- 水源:四明山
- 漕渠引水入江
- 历史沿革
- 起源:宋初大历八年(773年)由县令储仙舟整治命名
- 发展:唐贞元元年(785年)、北宋建隆年间、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宋天禧二年(1018年)、宋康定元年(1040年)、明道二年(1055年)、至道二年(996年)、咸平中、淳化二年(991年)、至道二年(996年)、咸平中、宋兴、淳化二年(991年)、知州事丘崇元治水、转运使言事、李夷庚正界、至道诏书、曾公望治理。
- 地理与经济
- 地理位置:广德湖为东钱湖三倍大
- 灌溉功能:为周边农田提供大量水利资源
- 舟楫之便:便于航行和水上交通
- 文化与遗迹
- 古刻石文:记录湖泊变迁与治理过程
- 诗文记载:历代文人墨客对广德湖的赞美与记载
- 文物保护:保存有宋代以来的水利工程遗迹
- 社会与政治影响
- 土地改革:明州知州任侗重新治理
- 禁止废湖为田:皇帝下诏禁废湖为田的政策
- 水利工程:张峋施工方案与王逸民赋诗赞颂
- 现状与未来展望
- 现状:康定某年,县主簿曾公望治理
- 未来规划:持续保护与合理利用广德湖
- 环境保护:注重生态保护,维护湖区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