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鸥扑蔌。萧萧卧听鸣幽屋。窗明怪得鸡啼速。墙角烂平声斑,一半露松绿。
歌楼管竹谁翻曲。丹唇冰面喷余馥。遗珠满地无人掬。归著红靴,踏碎一街玉。
【注释】
- 惊鸥扑蔌:惊飞的鸥鸟拍打着翅膀。蔌,通“肃”,惊动。
- 萧萧卧听鸣幽屋:形容自己静静地卧在屋内,听着外面的声音。
- 窗明怪得鸡啼速:明亮的窗户中听得出鸡叫声急促。
- 墙角烂斑:墙角上长满了苔藓,颜色斑驳。
- 一半露松绿:半边是绿色的松树。
- 丹唇冰面喷余馥:形容女子的嘴唇红润,像冰块一样清冷,吐出的气息仍然带着香气。
- 遗珠满地无人掬:地上到处都是被丢弃的珍珠。
- 归著红靴踏碎一街玉:穿着红色的靴子踏碎了整条街上的玉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夜晚听到窗外自然声音和周围景物变化的诗篇。首句“惊鸥扑蔌”就描绘了诗人听到窗外惊飞的鸥鸟拍打翅膀的声音,接着用“萧萧卧听鸣幽屋”表达了自己静静地卧在屋里,听着外面的声响。第二句“窗明怪得鸡啼速”则是因为窗户明亮,所以能清楚地听到鸡叫声急促。第三句“墙角烂斑”则描述了墙角上长满了苔藓,颜色斑驳的景象。接下来的句子“一半露松绿”则进一步描绘了半边是绿色的松树。
接下来的几行,诗人通过丰富的色彩和动态,展现了一个美丽的画面:女子的嘴唇如红宝石般晶莹剔透,她的美丽如同寒冰一样清冷,但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而那些被遗弃的珍珠,则像是被丢弃在地上的宝石,让人惋惜。最后一行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穿着红色靴子踏碎了一整条街道上的玉石,表现了他行动的力量和气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相结合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