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登此楼者,于此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矣。
予于此楼,既未得往寓目焉,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独次第敬夫本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
淳熙己亥十有一月己巳日南至。
江陵府曲江楼记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登此楼者,于此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矣。予于此楼,既未得往寓目焉,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独次第敬夫本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
淳熙己亥十有一月己巳日南至。
注释:
- 天生烝民:上天生育了百姓(烝,同“生”,养育)。
- 有物有则:万物皆有规律可循。
- 民之秉彝:百姓遵循天性(秉,秉持;彝,天性、本性)。
- 好是懿德:喜好美德(好,偏好;懿,美德)。
- 登此楼者:登上这座楼的人。
- 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矣:在这里也可以反省自身,从而获得领悟。
- 予于此楼:我在这里(此处为自我表述)。
- 既未得往:没有能够前往观看。
- 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无法描绘出山川的风景和日夜四时的变化。
- 如范公之书岳阳:如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描写。
- 独次第:独自依次。
- 敬夫本语:对原文的尊重(敬,尊敬;夫,原作“甫”,这里指范仲淹;本语,指范的原文)。
- 而附以:并附上(附,添加)。
- 予之所感者:我所感受的(所,代词,指代前面提及的事物)。
- 如是:如此(这样/那样,用于加强语气)。
- 后有君子:以后如果有君子(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 得以览观焉:有机会看到(览,看;焉,语气助词,相当于“吧”)。
- 淳熙己亥十有一月己巳日南至:淳熙己亥年十一月十一日到(淳熙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己亥是农历年号;南至,到达南方的尽头)。
赏析:
《江陵府曲江楼记》是宋代朱熹所著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对江陵府曲江楼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人生以及道德修养的看法。作者通过对曲江楼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同时,文章也通过对历史的引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思想境界。整篇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在这篇文章中,朱熹通过描述江陵府曲江楼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历史传承的重视。他不仅关注眼前的美景,更注重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江陵府曲江楼记》不仅是一篇关于建筑的文章,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的作品。它启示我们,无论是面对自然还是面对历史,都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去体验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