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君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日慨然谓夫人曰:“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夫人曰:“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常戒曰:“汝读书,勿效曹耦,止欲以书生自名而已。”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曰:“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已而,二子同年登进士第,又同登贤良方正科。辙所对语尤切直惊人,由夫人素勖之也。
始夫人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曰:“是岂所谓福哉!不已,且愚吾子孙。”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夫人以嘉祐二年四月癸丑终于乡里,享年四十八。轼登朝,追封武阳县君。呜呼,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斯已贤矣;况如夫人,能开发辅导成就其夫、子,使皆以文学显重于天下,非识虑高绝,能如是乎?古之人称有国有家者,其兴衰无不本于闺门,今于夫人益见古人之可信也。
这首诗是《宋史·程氏传》中的一个片段,记录了武阳县君程氏的故事。程氏是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女性官员,她以其柔顺和才智为家族带来了荣耀,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
诗句:
- 府君年二十七犹不学,一日慨然谓夫人曰:“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府君在二十七岁时仍然没有开始学习,有一天他感慨地对夫人说:“我自己看,现在还可以继续学习。但是家庭需要我生存,我的学习会妨碍我的生存,我该怎么办呢?”)
- 夫人曰:“我欲言之久矣,恶使子为因我而学者!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夫人说:“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很久了,我不希望因为你的学习而拖累你。只要你有志向,我就愿意支持你。”)
- 即罄出服玩鬻之以治生,不数年遂为富家。(立刻卖掉家中的衣物和玩物来维持生活,几年后就成了富翁。)
- 府君由是得专志于学,卒为大儒。(府君因此能够专心致力于学问,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学者。)
- 夫人喜读书,皆识其大义。(夫人喜欢阅读,并且能够理解其中的重大意义。)
- 轼、辙之幼也,夫人亲教之,常戒曰:“汝读书,勿效曹耦,止欲以书生自名而已。”(苏轼和苏辙小时候,夫人亲自教导他们,常常告诫他们说:“你们读书,不要模仿曹植那样,只想要通过读书成名而已。”)
- 每称引古人名节以厉之,曰:“汝果能死直道,吾亦无戚焉。”(每当提到古人的名字和他们的品质时,就鼓励他们说:“如果你真的能够坚持正道而死,我也不会感到悲伤。”)
- 始夫人视其家财既有余,乃叹曰:“是岂所谓福哉!不已,且愚吾子孙。”(起初夫人看到家中的财富已经有余,于是感叹道:“这难道是所谓的幸福吗?如果不节制自己,将来会让我的家人变得愚蠢。”)
- 因求族姻之穷者,悉为嫁娶振业之。(因此她请求那些贫穷的亲戚们结婚生子以振兴家庭。)
- 乡人有急者,时亦周焉。(乡里有急需帮助的人,她也会及时伸出援手。)
- 比其没,家无一年之储。(去世后,家里没有任何一年的储蓄。)
- 夫人以嘉祐二年四月癸丑终于乡里,享年四十八。(夫人于嘉祐二年四月癸丑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 轼登朝,追封武阳县君。(苏轼后来成为朝廷的官员,追封夫人为武阳县君。)
译文:
府君二十七岁还未开始学习,有一天他感慨地说:“我自己看,现在还可以继续学习。但是家庭需要我生存,我的学习会妨碍我的生存,我该怎么办呢?”夫人回答说:“我已经想了很久,不想让你的学习成为负担。只要你有志向,我愿意支持你。”
府君立刻卖掉家中的衣物和玩物来维持生活,几年后就变成了富翁。夫人非常喜欢阅读,并且能够理解其中的重大意义。当苏轼和苏辙小的时候,夫人亲自教导他们,常常告诫他们说:“你们读书,不要模仿曹植那样,只是想要通过读书成名而已。”
每当提到古人的名字和他们的品质时,就会鼓励他们说:“如果你真的能够坚持正道而死,我也不会感到悲伤。”起初夫人看到家中的财富已经有余,于是感叹道:“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幸福吗?如果不节制自己,将来会让我的家人变得愚蠢。”
因此她请求那些贫穷的亲戚们结婚生子以振兴家庭。乡里有急需帮助的人,她也会及时伸出援手。夫人于嘉祐二年四月癸丑日去世,享年四十八岁。苏轼后来成为朝廷的官员,追封夫人为武阳县君。
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武阳县君程氏一生的传奇故事。她的丈夫程府君虽然年纪轻轻就开始学习,但因为家庭需要而放弃学业,转而投身于商业活动,最终成为了一位富有的商人。程夫人则是一位热爱读书的女性,她不仅教育子女要有志向和毅力,还鼓励他们要追求真正的知识。她的教诲让苏轼和苏辙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在夫人的引导下,两人都成为了杰出的学者和政治家。程夫人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勇气,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女性也能在社会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程夫人的智慧和魅力,还表达了对她的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