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知有枫林坐竹间,每寻纡路试登山。

虚檐忽见笼中鹤,似我爱闲身未闲。

【其二】

竹绕高僧逢话处,花留仙者旧开枝。

道身虚淡元无着,付与东风烂漫吹。

【其一】

知有枫林坐竹间,每寻纡路试登山。

虚檐忽见笼中鹤,似我爱闲身未闲。

注释与赏析:

  1. “知有枫林坐竹间”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知道那里有一片美丽的枫树林,于是决定去那里坐下来享受宁静。”坐竹间”意味着在竹林中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

  2. “每寻纡路试登山”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每次寻找一条曲折的小道,尝试攀登上山的情景。”纡路”指的是弯弯曲曲的道路,”试登山”表示愿意去探索和尝试。

  3. “虚檐忽见笼中鹤” - 当诗人走进竹林,突然看到了一只笼子里关着的鹤。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意外的场景,让诗人感到惊喜。这里的”虚檐”可能是指空荡荡的屋檐,而”笼中鹤”则是用来形容这只鹤被关在笼子里的状态。

  4. “似我爱闲身未闲” - 诗人通过观察这只笼中的鹤,感受到自己虽然身处繁忙之中,但内心依然保持着一份悠闲的心态。这里的”爱闲”指的是对悠闲生活的热爱,”未闲”表明尽管忙碌,但并不觉得厌烦。

【其二】
竹绕高僧逢话处,花留仙者旧开枝。
道身虚淡元无着,付与东风烂漫吹。

注释与赏析:

  1. “竹绕高僧逢话处” - 描述了高僧经常坐在竹林中与人们交谈的情景。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高僧在竹林中与人交谈,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遇”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遇到或遇见。

  2. “花留仙者旧开枝”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高僧共同度过的时光的回忆。这里的”留”可以理解为留下或保留,”仙者”指的是修行的人,”旧开枝”则是指那些已经凋谢的花朵留下的枝条。这两句话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3. “道身虚淡元无着” - 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的生活态度。”道身”指的是修行者的身体,”虚淡”表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元无着”强调这是一种没有执着的态度。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于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和宁静的生活理念。

  4. “付与东风烂漫吹” - 最后的诗句将前面的意境进行了延伸。”东风”指的是春天的暖风,”烂漫”形容春风温暖、生机勃勃的样子,”吹”则表达了春风的温柔吹拂。这句诗以春天的景象作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够像春风一样温暖而充满生机,同时也希望能够随风而去,不受束缚,保持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