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何也?言有所择,有所建,则立卜筮人,卜筮凡七,而其为卜者五,则其为筮者二可知也。先卜而后筮,则筮之为正悔亦可知也。衍者,吉之谓也;忒者,凶之谓也。吉言衍,则凶之为耗可知也;凶言忒,则吉之为当亦可知也。此言之法也,盖自始造书,则固如此矣。福之所以为福者,于文从,则衍之谓也;祸所以为祸者,于文从呙,呙则忒之谓也。盖忒也、当也,言乎其位;衍也、耗也,言乎其数。夫物有吉凶,以其位与数而已。六五得位矣,其为九四所难者,数不足故也;九四得数矣,其为六五所制者,位不当故也。数衍而位当者吉,数耗而位忒者凶,此天地之道、阴阳之义,君子小人之所以相为消长,中国夷狄之所以相为强弱。《易》曰:“人谋鬼谋,百姓与能。”盖圣人君子以察存亡,以御治乱,必先通乎此,不通乎此而为百姓之所与者,盖寡矣。
洪范传(节选)
诗歌及译文
- 诗句原文
- 诗句翻译
- 注释与解释
- 关键词汇解读
- 赏析与讨论
- 文化背景介绍
- 现代应用实例
- 结语
洪范传(节选)
诗句:修己以清,治国以静,莅众以明。 译为《洪范传》:首先修养自身以保持清洁,然后治理国家要保持安静,领导众人要明智。
译文:首先修身养性以保持内心清净,然后治理国家要维持平静,领导民众要有智慧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注释与解释:该诗通过简洁的语句表达了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和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修己以清”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治国以静”则反映了在治理国家时需要保持冷静和平和;”莅众以明”意味着领导者应该明智而明晰地指导人民。整首诗旨在传达一个简单但重要的信息: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治理,都需要内外兼修,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外在的清明。
关键词:修身、治国、领导、智慧、明辨、清廉
”`
赏析与讨论:本诗虽短,但寓意深刻。它不仅仅是对统治者的个人要求,更是对所有人的普遍指导。通过自我修养来净化心灵,通过冷静和智慧的管理来维护国家的稳定,通过明智的领导来引导民众。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内圣外王”理念,即通过提升个体的内在道德品质来实现对社会秩序的维护。此外,这首诗也展示了古代中国对于领导力和治国理念的高度重视,是中国文化中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重要论述之一。
文化背景介绍:此诗出自王安石的作品《洪范传》,是一部关于帝王治理国家的文献。王安石在北宋时期是一位重要的改革家和政治思想家,其著作多关注政治改革和国家治理。通过《洪范传》,他阐述了自己对于理想国家的设想和统治理念,强调了个人修养、国家治理以及领导智慧的重要性。这一背景为理解诗中的思想提供了重要线索。
现代应用实例: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仍然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在个人层面,它鼓励人们在职场和社会生活中脱颖而出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国家治理方面,它也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治理模式,强调了法治和个人德行的结合。例如,许多国家的领导人被教导要“廉洁奉公”,这不仅是为了个人品德,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总之,《洪范传》作为王安石的政治文献,不仅在当时影响了北宋的政治走向,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智慧。它的这些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启发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不忘反思与自省,以期达到真正的内外和谐与国家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