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之术,不过赏罚。然赏及无功则恩不足劝,罚失有罪则威无所惧,虽有人,不可用矣。太祖时,王全斌破蜀而归,功不细矣,犯法一贬,十年不问。是时方讨江南,故黜全斌,与诸将立法,及江南已下,乃复其官。太祖神武英断,所以能平定天下者,其赏罚之法皆如此也。昨关西用兵,四五年矣,赏罚之际,是非莫分。大将以无功罢者依旧居官,军中见无功者不妨得好官,则诸将谁肯立功矣。裨将畏懦逗留者皆当斩罪,或暂贬而寻迁,或不贬而依旧,军中见有罪者不诛,则诸将谁肯用命矣。所谓赏不足劝,罚无所惧,赏罚如此而欲用人,其可得乎?此不明赏罚之弊也。
自兵动以来,处置之事不少,然多有名而无实。臣请略言其一二,则其他可知。数年以来,点兵不绝,诸路之民半为兵矣,其间老弱病患、短小怯懦者不可胜数,兵额空多,所用者少,是有点兵之虚名,而无得兵之实数也。新集之兵,所在教习,追呼上下,民不安居,主教者非将领之材,所教者无旗鼓之节,往来州县,愁叹嗷嗷,既多是老病小怯之人,又无训齐精练之法。此有教兵之虚名,而无训兵之实艺也。诸路州军分造器械,工作之际已劳民力,辇运般送又苦道涂。然而铁刃不刚,筋胶不固,长短大小多不中度。造作之所但务充数而速了,不计所用之不堪,经历官司又无检责。此有器械之虚名,而无器械之实用也。以草草之法教老怯之兵,执钝折不堪之器械,百战百败,理在不疑,临事而悟,何可及乎!故事无大小,悉皆卤莽,则不责功实之弊也。
准诏言事上书,用人之术,不过赏罚。然赏及无功则恩不足劝,罚失有罪则威无所惧,虽有人,不可用矣。
译文:遵循诏令处理事务和上奏建议,用人之道不过是赏罚二字。然而如果奖励了那些没有功劳的人,那么激励作用就不足以鼓励人们努力工作;如果是惩罚了有过错的人,那么就会使那些犯错的人心无畏惧,这样的话,即使有人才,也无法被任用。
注释:准:遵循;诏:皇帝的命令;言事上书:向朝廷进言陈述事情;用人之术:用人的原则或方法;不过:只是;赏罚:奖励和惩罚;恩:奖赏;不足:不足以;劝:鼓励;卤莽:粗率;责功实之弊:追究功劳的实际效果。
赏析:这首诗主要阐述了君主在用人方面应该注重实际能力和效果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表面的荣誉和头衔,否则就会失去人才。作者通过对比不同的人和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