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是何等语?或遣辞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
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唯家藏真迹跋尾,间或有之,不以与求书者。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江南吴<山完>、登州王子韶,大隶题榜有古意,吾儿友仁大隶题榜与之等。又幼儿友知代吾名书碑及手大字更无辨。门下许侍郎尤爱其小楷,云每小简可使令嗣书,谓友知也。
老杜作《薛稷慧普寺》诗云:“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普”字如人握两拳,伸臂而立,丑怪难状。由是论之,古无真大字明矣。
诗句
- 海岳名言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前贤论书的看法。他批判了那些言辞迂远、追求奇巧的评论,认为这些评论无益于学者。
- 吾书小字行书 —— 这里诗人自述他的书法风格,即使用小字行书,也能达到自然古雅的效果。
- 壮岁未能立家 —— 诗人年轻时未能建立自己的书法风格,被人认为他是集古字的书法家。
- 江南吴<山完> —— 提到与自己同时代的书法家吴<山完>。
- 登州王子韶 —— 另一位书法家,以大隶题榜著称,具有古意。
- 又幼儿友知代吾名书碑及手大字更无辨 —— 描述与自己儿时的好友知代一起学习书法的经历,以及他们用笔的自然和准确。
- **老杜作《薛稷慧普寺》诗云:“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 引用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老杜)的诗句,来表达古代真大字的特点。
- 今有石本得视之,乃是勾勒倒收笔锋,笔笔如蒸饼,“普”字如人握两拳,伸臂而立,丑怪难状。 —— 通过实际看到古人的石刻书法,对比现在的作品,强调了古字的真实感和难以形容的美。
译文
- 海岳名言:我观察了很多前贤的书法评论,他们总是试图找到那些奇特精巧的比喻,例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然而这些评论对于学者来说并没有多少用处。因此我在谈论书法时,总是关注其入人之处,而不去追求过于夸张的辞藻。
- 我的书:我的书法是行书,就像大字一样。只有家中藏有的真迹跋尾才偶尔出现,并且我不会主动展示给求书者。当我心中有了想法,随意落笔时,都能做到自然流畅,展现出古意盎然的风格。在我年轻的时候,还未能建立自己的书法风格,人们说我的书法是集古字,这大概是因为我吸取了各家的长处并加以综合吧。当我年长后,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人们对我的风格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学习。
- 江南吴山完、登州王子韶:这两位都是擅长大隶题榜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具有古意。我的儿子与我一同学习书法,技艺相当。还有我的幼儿朋友知代和我一起学习书法,我们共同创作了许多作品。
- 许侍郎:这位侍郎特别喜欢我儿子的书法,他常常说,每次收到的小简都能由我儿子来书写,他说这是模仿了我的风格。
- 老杜《薛稷惠普寺》诗云:“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现在我能够看到这首诗中的石头版本,上面的文字非常生动地展现了大字的风貌。其中“普”字就像是一个人握着两个拳头站在那里,形象生动,很难用现代的字体来形容。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的大字确实不同于现代的字体。
赏析
此诗通过诗人自身的学习和创作经历,反映了他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赞赏。诗人在对比中突出了古代书法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在形式还是表现手法上,都透露出一种古朴、自然之美。同时,通过引用杜甫的诗句,加深了对古代字体特点的理解。此外,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既展示了诗人深厚的书法功底,也体现了他对传统书法文化的珍视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