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天台之观”飞白,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欧阳询“道林之寺”,寒俭无精神。柳公权国清寺,大小不相称,费尽筋骨。裴休率意写牌,乃有真趣,不陷丑怪。真字甚易,唯有体势难,谓不如画算,勾,其势活也。

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钟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勾,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

唐官告在世,为褚、陆、徐峤之体,殊有不俗者。开元已来,缘明皇字体肥俗,始有徐浩以合时君所好,经生字亦自此肥,开元已前古气无复有矣。

唐人以徐浩比僧虔,甚失当。浩大小一伦,犹吏楷也。僧虔,萧子云传钟法,与子敬无异,大小各有分,不一伦。徐浩为颜真卿辟客书韵,自张颠血脉来,教颜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非古也。

海岳名言
葛洪的”天台之观”,飞白大字被誉为天下第一。欧阳询的”道林之寺”,虽然简约但缺乏精神。柳公权的国清寺,大小不一,耗费了太多精力。裴休随意写字却有真趣,不落入丑陋怪诞。写真书非常容易,但只有体势难以做到,认为不如画算,勾勒出的形状更加灵动。

字体的八种面貌,只有尚真楷能见,大小各有分寸。智永已有八面,但缺少钟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勾勒,古法已经消失。柳公权学习欧氏书法,不及欧氏甚远,而成为丑怪恶札的创始人。自柳世开始出现俗书。

唐官告在世时,为褚遂良、陆希声和徐峤的书法风格,其中有些并不庸俗。开元以来,因为明皇的字体肥厚庸俗,才开始有了徐浩迎合时君喜好的合宜字体,经生字体也从此变得肥大,开元以前古气已不再复现。

唐人将徐浩比作僧虔,这显然不合适。徐浩的字体大小一视同仁,就像吏楷一样。僧虔是萧子云传授钟法的,与颜真卿没有差别,大小各有分寸,不会混淆不分。徐浩教颜真卿写书信韵文,是从张颠血脉来的,教导颜真卿大字要使小,小字要使大,这是不符合古法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