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有真迹。自颠沛字起在唐林夫处,他人所收不及也。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布置,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
“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兹古语也。吾梦古衣冠人授以摺纸书,书法自此差进。写与他人,都不晓。蔡元长见而惊曰:“法何太遽异耶?”此公亦具眼人。章子厚以真自名,独称吾行草,欲吾书如排算子,然真字须有体势,乃佳尔。
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
尹仁等古人书,不知此学吾书多。小儿作草书,大假有意思。
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若穿透,始到钟、索也。可永勉之。
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因思苏之才《恒公至洛帖》字明意,殊有工,为天下法书第一。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海岳名言
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具备,有真迹。自颠沛字起在唐林夫处,他人所收不及也。
译文:智永临摹了上千篇文章,字体优雅圆润,各方面都很均衡,有真迹。从颠沛流离的字开始,就在唐朝林夫那里得到过,他人所收藏的字都不如他的好。
注释:智永(709年-782年),唐代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对后世书法艺术有深远影响。这里的“真迹”指的是他临摹的古代名家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布置,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
译文:书写时要注意字的骨架,肉要包裹住筋骨,筋要隐藏在肉里,使整体显得既秀美又布局恰当,稳重而不平庸,险峻而不怪异,老练而不枯竭,滋润而不肥腻。过分强调形态而忽略笔画的艰苦是书法中常见的错误。过于追求形态,容易使字形变得生硬怪异;过分注重笔墨的变化,容易使字落入俗套。这些都是书法中的弊病。
注释:这句话强调了书法艺术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平衡,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对笔墨变化和形态把握的重要性。
3. “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兹古语也。吾梦古衣冠人授以摺纸书,书法自此差进。写与他人,都不晓。蔡元长见而惊曰:“法何太遽异耶?”此公亦具眼人。章子厚以真自名,独称吾行草,欲吾书如排算子,然真字须有体势,乃佳尔。
译文:(这句是引用古人的话)年少时就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就像天性一样,习惯一旦养成就如自然生长。有一次梦中一个古代的衣冠人物教我学习书法,从那以后我的书法进步很快。和别人一起写字,我都看不懂。蔡元长看到他写的字后非常惊讶地说:“为什么方法变化得这么快呢?”这位先生也有一双慧眼。章子厚以自己的名字自称,只称赞我的行草书,希望我写得像算盘珠那样整齐排列,但真正的字体必须有气势,这才是最好的。
注释:蔡元长(?—898年),唐代书法家,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因善书法被召为翰林供奉,封渤海郡王。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书法技巧和风格变迁的认识与评价。
4. 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
译文:颜真卿的行书值得学习,他的真书就可以进入世俗之列。
注释:颜真卿(709年-78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被后人尊称为“颜鲁公”。这里的“颜鲁公”指的是颜真卿的字迹。颜真卿的行书被誉为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其真书则更加端庄大气,适合作为学习的范本。
5. 尹仁等古人书,不知此学吾书多。小儿作草书,大假有意思。
译文:尹仁等古人的书法,我不知其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小孩练习草书,确实很有趣。
注释:尹仁(生卒年不详),北宋书法家,擅隶书、草书、正书。这里提到的“尹仁”可能是指宋代的尹仁或另一位同名的书法家。小孩练习草书确实可以激发兴趣和创造力。
6. 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若穿透,始到钟、索也。可永勉之。
译文:智永的砚台成了臼状,才能达到王羲之的境界;如果能够突破,那就可以达到钟绍京和索靖的境界了。可以永远以此为榜样。
注释:王羲之(303年或304年—361年),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右军指的是王羲之,王羲之的书法被誉为天下第一。智永的砚台成臼状说明他对书法艺术的专注和精湛技艺。钟绍京和索靖都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风格各异,代表了唐代书法的不同风貌。这句话鼓励人们追求更高水平的书法技艺。
7. 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因思苏之才《恒公至洛帖》字明意,殊有工,为天下法书第一。
译文:一天不练笔,就会感到思维迟钝。想古人从未片刻放弃过读书,所以我想到了苏东坡的《恒公至洛帖》字明意非常好,为天下书法第一。
注释:苏东坡(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散文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这段话反映了作者对书法与读书关系的感悟以及对历史上优秀作品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