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彭启:多日廷中不得少款为慊。晴和,想起居佳安。二画久假,上还,希检收。许借承晏、张遇墨,希示一观,千万,千万!承晏若得真完,虽《异热帖》亦可易。更俟续布,不具。绍彭再拜大年太尉执事。廿八日。
【注释】
绍彭启:是作者的自题,绍彭指苏轼。启:书信。
多日廷中不得少款为慊:我多天都在朝里没有多少钱来满足我的心愿。慊(qiàn):遗憾。
晴和:晴朗和暖。想居佳安:想到自己能够住上好房子。居:居住。
二画久假,上还,希检收:二画是我借的,现在归还,请你检查一下。二画:指《寒食帖》。
许借承晏、张遇墨,希示一观,千万,千万!承晏若得真完,虽《异热帖》亦可易:请你借给我承宴和张遇写的书法作品,希望能看一下,千万、千万!承晏、承宴:都是苏轼的字。如果承宴的书法作品能完好地保留下来,那即使是《异热帖》也值得了。
更俟续布:请等我完成这件事之后再联系你。
不具:不用一一列举,意思是不用写在信里了。
【赏析】
本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十月。苏轼任端明院学士兼侍读时,因被新派变法领袖王安石排斥,于同年五月出知徐州。此诗是他写给大年太尉(即大年令公,赵佶)、承晏和张遇的一封书信。他向三位好友诉说自己在朝中得不到钱财的苦衷,希望借他们的书法作品来安慰自己的心情。
“绍彭启”,这是信的开头,表明了这封信是苏轼自己写的。
“多日廷中不得少款为慊”是说自己在朝廷中得不到钱财而感到遗憾。慊:遗憾。
“承晏若得真完,虽《异热帖》亦可易”,苏轼在信中提到了他曾经借给承宴和张遇的书札(即《寒食帖》),希望得到他们的书法作品。这里说即使得到真正的完整的《异执帖》,也比得到这些书札要好。异执帖:苏轼所书写的一件书法作品,现藏故宫博物院 。
“更俟续布”,“候”在这里是指等待的意思。
苏轼在熙宁七年(1074)四月到六月间曾两次上书王安石要求外放,但都被拒绝。直到七月二十五日才接到任命他为端明殿学士、兼侍读的消息,于是作此信。
【译文】
绍彭启: 我在朝廷中得不到钱财而遗憾, 晴天和暖,想起住在好房子里. 二画是我借来的,现在归还,请检查一下. 承宴、承晏的字很好,请你借给我书法作品,希望您能给看看,千万、千万! 承晏如果能留下完整的书法作品,那即使《异执帖》也是可以换的. 我等不及要继续做这件事了,就不写了. 绍彭再拜. 大年太尉执事. 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