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欧阳文忠公谓余,当使指运而腕不知,此语最妙。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攲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柳诚悬之言良是,古人得笔法有所自,张长史以剑器,容有是理,雷太简乃云闻江声而笔法进,文与可亦言见蛇斗而草书长,此殆谬矣。

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仆以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

诗:
论书
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
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欧阳文忠公谓余,当使指运而腕不知,此语最妙。方其运也,左右前后,却不免攲侧,及其定也,上下如引绳,此之谓笔正。柳诚悬之言良是,古人得笔法有所自,张长史以剑器,容有是理,雷太简乃云闻江声而笔法进,文与可亦言见蛇斗而草书长,此殆谬矣。
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仆以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
赏析:
这首诗讨论了书法的艺术境界和技巧问题,强调书法创作中的精神性和内在品质。诗人认为书法不仅仅是外在的技巧表现,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修养和情感表达。

诗人指出书法艺术的核心在于“神、气、骨、血、肉”,即书法作品中所蕴含的神韵、气息、骨骼、血液和肉体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才能形成真正的艺术品。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那么作品就难以称为成功的作品。

诗人强调书法家应当在楷书中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行草书。这是因为楷书规范严谨,是书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领悟,才能真正掌握书法的精髓。同时,行草书则更注重流畅性和变化性,是书法艺术中的一种更高级的表现形式。

诗人也提醒我们,即使掌握了行草书,也不能随意妄为,因为书法是一种非常讲究技巧和规范的艺术。如果过于追求形式上的自由和奔放,反而容易失去内在的平衡和规矩。因此,我们需要在保持书法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书法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内涵。

诗人引用了历史上一些著名书法家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比如王羲之的书法技艺精湛,但他却非常注重自己的书法修养和内心的修炼。这种内外兼修的精神使得他的书法作品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同样地,苏轼虽然才华横溢,但在书法上也非常重视自己的基本功和技艺的锻炼。

这首诗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深入探讨,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书法技巧的追求。它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了书法的发展历程和技巧要求,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