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苏轼的《寒食帖跋》

东坡的这首诗很像李白,还担心李白有未写到的地方。这本书兼有颜真卿、杨凝式、李西台的笔意,假使东坡再写一首诗,未必能超过它。将来有一天东坡看见这本书,应该笑我在这里称尊了。

注释:

  1. 题苏轼寒食帖跋:这是苏轼的一篇关于他的书法作品《寒食帖》的跋文。
  2. 东坡此诗似李太白:指苏轼的诗风格像李白一样豪放飘逸。
  3. 犹恐太白有未到处:还担心李白有些方面没有写到。
  4. 此:《寒食帖》。
  5. 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指这本书法作品兼有颜真卿、杨凝式、李西台的笔意。
  6. 试使东坡复为之:如果让苏轼再写一首,未必能超过。
  7. 于无佛处称尊:在无人理会的地方自称为王。
    赏析:
    苏轼的这首《寒食帖跋》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它不仅赞扬了《寒食帖》的艺术成就,也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文章开篇即点明了主题,即对《寒食帖》的赞美之词。通过比喻的方式,将《寒食帖》与李白的诗相比,认为东坡的诗风格像李白一样豪放飘逸,这既体现了作者对东坡诗人才情的认可,也展示了东坡诗歌的独特魅力。接着,文章又进一步强调了《寒食帖》的艺术价值,指出此书兼有颜真卿、杨凝式、李西台的笔意,这样的评价无疑是极高的。这种评价不仅是对书法作品本身的肯定,也是对作者技艺的赞赏。
    文章并没有就此止步。相反,作者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即使东坡再写一首,也未必能超过这本《寒食帖》,这种自信而又谦逊的态度令人钦佩。同时,文章还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讽刺之情,即“他日东坡或见此书”,这种表达方式既表明了他对东坡可能无法超越自己的期望,也透露出他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骄傲。
    文章以一句“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作为结尾,既是一种自我调侃,也是一种自嘲。这种幽默而机智的话语,既展现了作者的个性和才华,也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精湛的写作技巧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