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单将攻狄,往见鲁仲连。鲁仲连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曰:“臣以即墨破亡馀卒破万乘之燕,复齐之墟,今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车弗谢而去,遂攻狄,三月不克。齐小儿谣曰:“大冠若箕,修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枯骨成丘。”田单乃惧,问鲁仲连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问其说。”鲁仲连曰:“将军之在即墨,坐则织蒉,立则仗锸,为士卒倡曰:‘无可往矣!宗庙亡矣!今日尚矣!归于何党矣!’当此之时,将军有死之心,士卒先无之气,闻君言莫不挥泣奋臂而欲战,此所以破燕也。当今将军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娱,黄金横带而骋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也。”田单曰:“单之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厉气循城,立于矢石之所,援袍鼓之。狄人乃下。
这首诗出自《资治通鉴·卷四 · 周纪四》,是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的故事。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注释和赏析:
译文:
田单打算进攻狄人,去拜访鲁仲连。鲁仲连说:“将军进攻狄人不能取胜。”田单问:“我以即墨破败余卒打败了乘着万乘大国之威的燕国,恢复齐地,如今进攻狄人却不能取胜,这是为什么?”说完上车不辞而别,然后进攻狄人,三个月未能攻克。
注解:
- 资治通鉴: 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事件。
- 资治通鉴 · 卷四 · 周纪四: 这是书中的一个篇章标题,具体指的是《资治通鉴》中的第四卷第4篇,讲述的是周朝时期的某些历史事件。
- 田单: 即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后为齐襄王的将领,因善于用兵而得名。
- 攻狄: 指的是田单率领的军队向狄人(可能是指入侵者)发动的进攻。
- 鲁仲连: 春秋末期的著名思想家、外交家,曾劝说赵胜不要与秦军决战,但被拒绝后自杀。
- 即墨: 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个小城邑,后来成为抗齐的主要阵地。
- 大冠若箕、修剑拄颐: 形容鲁仲连的装束和气质非常不凡;”箕”指帽子,”颐”指脸庞,”修”是长的意思,”剑”是指剑柄。
- 夜邑: 战国时期魏国的地名。
- 淄上: 战国时期齐国的地名。
- 黄金横带: 穿着黄金做的腰带。
- 挥泣奋臂: 挥动手臂,哭泣,形容激动的样子。
- 夜邑之奉: 即夜邑之地的收入,指在夜邑地区得到的财富。
- 淄上之娱: 指在淄水和渑水一带的娱乐生活。
- 生之乐: 指活着的快乐。
- 死之心: 指死亡的决心或想法。
- 东有夜邑之奉,西有淄上之娱: 指拥有夜邑和淄水上的娱乐资源。
- 矢石之所: 指战场上的射击区域。
- 援袍鼓之: 举起旗帜,擂响战鼓。
- 狄人乃下: 指狄人的部队最终投降。
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田单为了收复失地,准备进攻狄人的故事。鲁仲连作为田单的朋友,对田单进行了劝诫,指出其心态问题。田单听后有所感悟,于是调整心态,鼓舞士气,最终成功攻破了狄人。
诗中通过描绘田单的形象和内心活动,展现了他的决心、勇气以及失败后的反思。鲁仲连的劝诫则反映了他的智慧和远见。整首诗体现了战国时期战争与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同时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黑暗面。
此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展示了一个智者如何在关键时刻发挥其影响力,帮助弱者扭转乾坤。同时,它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性和人们对于胜利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