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王薨,孝文王立。尊唐八子为唐太后,以子楚为太子。赵人奉子楚妻子归之。韩王衰绖入吊祠。
燕王喜使栗腹约欢于赵,以五百金为赵王酒。反而言于燕王曰:“赵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闲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对曰:“不可。”王怒。群臣皆以为可,乃发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攻代。将渠曰:“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攻之,不祥,师必无功。”王不听,自将偏军随之。将渠引王之绶,王以足蹙之。将渠泣曰:“臣非自为,为王也!”燕师至宋子,赵廉颇为将,逆击之,败栗腹于鄗,败卿秦、乐乘于代,追北五百馀里,遂围燕。燕人请和,赵人曰:“必令将渠处和。”燕王以将渠为相而处和,赵师乃解去。
”`
秋,王薨,孝文王立。尊唐八子为唐太后,以子楚为太子。赵人奉子楚妻子归之。韩王衰绖入吊祠。
燕王喜使栗腹约欢于赵,以五百金为赵王酒。反而言于燕王曰:“赵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闲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王曰:“吾以五而伐一。”对曰:“不可。”王怒。群臣皆以为可,乃发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攻代。将渠曰:“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攻之,不祥,师必无功。”王不听,自将偏军随之。将渠引王之绶,王以足蹙之。将渠泣曰:“臣非自为,为王也!”燕师至宋子,赵廉颇为将,逆击之,败栗腹于鄗,败卿秦、乐乘于代,追北五百馀里,遂围燕。燕人请和,赵人曰:“必令将渠处和。”燕王以将渠为相而处和,赵师乃解去。
译文:
秋,昭襄王去世,孝文王即位。尊称唐八子为唐太后,任命子楚为太子。赵国人护送子楚的妻子回到秦国。韩王穿着丧服前往邯郸吊唁祭奠。
燕王喜派栗腹与赵国约定,用五百金贿赂赵王的侍从。返回后告诉燕王说:“赵国士兵大多在长平之战中死去,他们的儿子尚未长大,现在正是攻打的好时机。”燕王召集昌国君乐闲询问此事,乐闲回答说:“赵国是个战争频繁的国家,百姓们熟悉战斗,不宜进攻。”燕王认为应该五国联合攻打一国,乐闲不同意。燕王大怒,但其他大臣都认为可以这样行动。于是,燕王出动二千辆战车,由栗腹指挥进攻鄗县(今河北高邑),卿秦进攻代县(今山西代县)。将领渠劝说燕王说:“我们与赵国有外交往来,用五百金收买赵王的侍从,这是不吉祥的行为,我军一定会失败。”燕王没有听从将领渠的建议。自率一支偏师跟随。将领渠拉住燕王的衣带,燕王用脚踩住将领渠的衣带。将领渠哭泣说:“臣不是为自己而战,是为了大王啊!”当燕军到达宋子时,赵国廉颇担任将领,迎战燕军,在鄗县大败栗腹,在代县击败卿秦和乐乘,追击了五百多里,进而包围了燕国。燕国人请求讲和,赵国人说:“一定要让将领渠处理和平协议。”燕王让将领渠担任相国来处理和平事务,于是赵国军队撤去。
赏析:
这首诗记录了战国时期秦国与燕国的一场重要战役。诗中的“燕王喜使栗腹约欢于赵”一句,展现了燕国为了扩大势力范围而采取的外交手段。同时,诗中提到的将领渠与乐闲的对话,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间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策略。诗中所描绘的战争场景和人物心理,都体现了战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和人民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