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闻之,因上书言赵高之短曰:“高擅利擅害,与陛下无异。昔田常相齐简公,窃其恩威,下得百姓,上得群臣,卒弑齐简公而取齐国,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私家之富,若田氏之于齐矣,而又贪欲无厌,求利不止,列势次主,其欲无穷,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韩为韩安相也。陛下不图,臣恐其必为变也。”二世曰:“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不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洁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进,以信守位,朕实贤之。而君疑之,何也?且朕非属赵君,当谁任哉!且赵君为人,精廉强力,下知人情,上能适朕,君其勿疑!”二世雅爱信高,恐李斯杀之,乃私告赵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

是时,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已。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追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转、作事苦,税赋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为非,以制御海内矣。夫虞、夏之主,贵为天子,亲处穷苦之实以徇百姓,尚何于法!且先帝起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边境,作宫室以章得意,而君观先帝功业有绪。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自杀,独李斯就狱。二世以属赵高治之,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馀,不胜痛,自诬服。

诗句:“高擅利擅害,与陛下无异。” 描述了赵高在权力的掌控上,如同历史上著名的田常(即田成子)一般,通过篡夺恩惠和权力,获得了对普通百姓和群臣的控制。这一行为反映了赵高试图篡夺皇位的野心,同时也揭示了其对皇帝权威的挑战。

译文:赵高不仅控制了朝廷中的权力资源,还意图篡位,这与历史上的田常一样,他通过窃取恩宠和权力,成功地获得了对百姓和群臣的控制。这种行为展示了赵高篡权的意图,同时也暴露了他企图取代皇帝地位的野心。

关键词释义:

  • 赵高:秦朝时期的丞相,因谋反而被处死。
  • 高擅利擅害:指赵高独揽大权、滥用权力,与皇帝的权力相等同。
  • 田常:齐国的大夫,曾篡夺齐简公的政权并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国君。
  • 篡位:非法夺取他人王位的行为,通常意味着背叛或推翻现有的政权结构。
  • 恩威:恩赐和权力的象征,通常用于描述统治者给予臣民的待遇或权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赵高行为的描写,展现了其篡位野心及其对权力的极端渴望。赵高的行为不仅是对个人权力的滥用,更是对整个帝国稳定的威胁。通过这种方式,诗作者强调了赵高的野心不仅危害到个人的前途,也威胁到了整个帝国的未来。此外,通过将赵高的行为比作历史上的田常,诗作者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比较,突出了赵高的危险性和历史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