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汉王至荥阳,诸败军皆会,萧何亦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荥阳,汉军复大振。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楚骑来众,汉王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奉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汉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愿得大王左右善骑者傅之。”乃拜灌婴为中大夫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汉王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

周勃、灌婴等言于汉王曰:“陈平虽美如冠玉,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闻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乎,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其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资治通鉴 · 卷九 · 汉纪一

五月,汉王至荥阳,诸败军皆会,萧何亦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荥阳,汉军复大振。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楚骑来众,汉王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奉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汉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愿得大王左右善骑者傅之。”乃拜灌婴为中大夫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汉王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

周勃、灌婴等言于汉王曰:“陈平虽美如冠玉,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闻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乎,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其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资治通鉴·卷九 · 汉纪一

五月,汉王至荥阳,诸败军皆会,萧何亦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荥阳,汉军复大振。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汉战荥阳南京、索间。楚骑来众,汉王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奉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汉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军不信;愿得大王左右善骑者傅之。”乃拜灌婴为中大夫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将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汉王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周勃、灌婴等言于汉王曰:“陈平虽美如冠玉,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闻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乎,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其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译文:

五月,汉王抵达荥阳,所有的败兵都会合,萧何也征调了关中那些年老体弱者和未能得到任命的人全部前往荥阳,汉军的士气因此再次高涨。楚国从彭城出发,常常是乘胜追击敌人,汉军和楚军在荥阳南京一带交战。楚军的骑兵很多,汉王挑选军中可作为骑将的人,都推举过去侍奉的旧秦骑士李必、骆甲前去担任。汉王想要任命他们为将领,李必、骆甲回答说:“我们都是秦国的平民百姓,担心军队不会信任我们;希望大王身边善于骑马的亲信将领来带领我们。”于是汉王就任命灌婴为中大夫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率领骑兵在荥阳东部攻击楚军的骑兵队伍并取得胜利,楚军因此无法越过荥阳向西前进。汉王驻扎在荥阳,修筑了一条通向黄河的道路并连接到它,以便向敖仓运送粮食。周勃、灌婴等对汉王说:“陈平虽然外表很美,但他的才能不一定像他外表那样出色。我听说陈平曾经偷窃他的嫂子;在魏国做事不被容纳,逃到楚国;没有成功,又逃回汉朝。今天大王您尊重地任命他为官职,让他担任将军。我听说陈平接受将领们的礼物,金多的人可以得到好的安排,金少的人可以得到不好的安排。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行为不端的人,希望您仔细审查。”汉王怀疑陈平的话,召来责备魏无知。魏无知说:“我讲的只是才能方面的事情,陛下询问的则是品行方面的问题。如今有人像尾生一样守信用、像孝己一样尽心尽力,但是这对战争胜负没有任何帮助,陛下有什么时间去考虑他们呢!楚汉相持,我推荐了能出奇制胜的人才,然而他们的策略确实可以对国家利益有利而已。陈平曾经盗窃过他的妻子的嫂子,接受过魏王的宠爱,也曾经离开过项羽投奔到刘邦身边,这些都是不足为虑的事。现在我听说汉王能够用人,所以前来投奔大王。我没有带财物而来,也没有拿财物去交换什么条件。如果我真的有一些值得采纳的计划,希望大王您使用我;如果我没有可采纳之处,这些财物就在您的手中,请您归还给我的家人或者送给官府,让我能够得到尸骨。”汉王于是道歉并接受了他的意见,给予丰厚的赏赐,任命他为护军中尉,让他负责保护诸位将领。这样一来,各位将领再也不敢提出异议。

赏析:

本诗选自《资治通鉴》,记录了项羽与刘邦两位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对话及互动情况。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示了项羽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以及对下属的严格管理方式,同时也反映了刘邦在面对不同政治派别时的应对措施。此外,这首诗还通过描述两人的对话内容和情境背景,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变迁,以及个人与时代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在这首诗中,项羽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著称。他对将领的选择非常严格,只选择那些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将领。这种严谨的态度使得他在战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他也是一位极具魄力和决断力的领袖,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他的性格也使他容易陷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中,导致在某些情况下无法作出灵活的调整。例如,他对李必和骆甲的信任就是基于他们过去的功绩和忠诚表现。

刘邦则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和包容心态的领导者。他能够吸纳各种人才并为所用,这使得他能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他对项羽的策略和计划表示怀疑,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内部的矛盾和问题。这种灵活变通的策略不仅有助于他稳定局势,也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对话形式展现了两位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及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对他们的对话和互动的描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他们各自的领导风格和政治理念对于整个历史的进程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