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募生得广武君者予千金。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师事之。问曰:“仆欲北攻燕,东代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今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广武君曰:“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衤俞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此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今将军欲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不得,攻之不拔,情见势屈;旷日持久,粮食单竭。燕既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此将军所短也。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韩信曰:“然则何由?”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而后遣辨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而东临齐,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韩信曰:“善!”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遣使报汉,且请以张耳王赵,汉王许之。楚数使奇兵渡河击赵,张耳、韩信往来救赵,因行定赵城邑,发兵诣汉。
信募生得广武君者予千金。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师事之。问曰:“仆欲北攻燕,东代齐,何若而有功?” (韩信悬赏金招募能活捉广武君的人,得到后赏金一千。有个人把广武君绑到韩信帐下,韩信解开他的绑绳,面向东方坐下,尊其为老师。询问广武君道:“我想攻打燕国和齐国,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成功?”)
广武君辞谢说:“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广武君推辞说自己是战败的俘虏,不足以参与大事讨论。)
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韩信说:“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时虞国灭亡,在秦国时秦国称霸。这并不是他比虞国更愚蠢或者比秦国更聪明,只是使用与否的问题,听从与否的问题。如果真能让成安君听从你的计谋,那我也已经被擒了。正因为他没有采纳你的建议,所以我才能够跟随你。”)
广武君曰:“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衣褐食肉,倾耳以待命者,此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今将军欲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不得,攻之不拔,情见势屈;旷日持久,粮食单竭。燕既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此将军所短也。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广武君说:“现在您要攻打燕国和齐国,实际上有很多困难。首先,您的军队已经很疲惫了,而且粮食也很不足。您想要攻打燕国的坚固城池,结果却无法取胜;攻打赵国,也无法攻破城池,反而让自己陷入被动。虽然您可以利用自己的实力去抵抗其他两个国家,但最终却无法取得胜利。这是因为您没有利用自己的强点来攻击敌人的弱处。”韩信说:“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广武君回答道:“现在对于您来说最好的策略就是停止进攻,养精蓄锐,让士兵们好好休息。同时,您可以派出辩士,带上书信,向燕国展示您的长处和优势,相信燕国一定会不敢轻易接受挑战。然后您再派遣军队向东挺进占领齐国的土地。这样,即使齐国强大,也无法抵挡您的攻击。这样一来,您就可以顺利地解决所有问题了。”韩信说:“好!”)
韩信曰:“然则何由?”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而后遣辨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而东临齐,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韩信曰:“善!”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遣使报汉,且请以张耳王赵,汉王许之。(韩信按照广武君的策略行动:他首先命令军队停止战斗,养精蓄锐。同时,他还派出使者前往燕国进行谈判。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燕国终于被打败并投降,齐国也因此被征服。韩信又派使者将张耳封为赵王,刘邦答应了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