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立黥布为淮南王。
八月,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
汉王下令:军士不幸死者,吏为衣衾棺敛,转送其家。四方归心焉。
是岁,以中尉周昌为御史大夫。昌,苛从弟也。
项羽自知少助;食尽,韩信又进兵击楚,羽患之。汉遣侯公说羽请太公。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洪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楚归太公、吕后,引兵解而东归。汉王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楚兵疲食尽,此天亡之时也。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从之。
【诗句】:资治通鉴 · 卷十 · 汉纪二
【译文】:秋季,七月,汉王刘邦册封黥布为淮南王。
八月,来自北边的貉族燕人送来骑兵援助汉朝。
汉王下令:士兵不幸死亡的,官吏为他们提供衣物和棺木进行安葬,并转送给他们的家人。这赢得了四方诸侯的归心。
这一年,汉王任命中尉周昌为御史大夫。周昌是周苛的兄弟。
项羽自知兵力不足;粮食也快要吃完了,韩信又率兵进攻楚国,项羽对此感到忧虑。汉王派侯公游说项羽,邀请他归还太公和吕后。项羽于是与刘邦约定,中原地区的一半由汉军占有,以洪沟为界划分东西两边。九月,楚军将太公和吕后护送回去,随后解兵东归。汉王准备西归关中,张良、陈平建议:“汉拥有天下大半,而诸侯都依附我们;楚军的兵力已经疲惫,粮草也已经耗尽,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灭项时机。如今不乘机进攻,那就像养虎一样自留后患啊。”汉王采纳了这个建议。
【注释】:资治通鉴: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典籍,由北宋司马光编纂。卷十:指《资治通鉴》这部书的第10卷。汉纪二:指的是《资治通鉴》中的第二十卷,记载的是西汉时期的历史。立黥布为淮南王:黥布是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哥哥的后代,被封为淮南王。中尉:官职名,主管京城的治安事务。周昌:字少夷,是周苛的弟弟。苛:字长公,是刘邦的亲叔父。侯公:可能是汉王派遣的人名。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西楚霸王。项羽自知少助:意思是项羽知道自己力量不够强大。食尽:粮食用尽。韩信又进兵击楚:指的是韩信在公元前204年,趁项羽粮草短缺之时进攻楚国。羽患之:指项羽对韩信的进攻感到恐惧。汉遣侯公说羽请太公:意思是汉王派使者到项羽那里请求归还太公和吕后。侯公:可能是汉使的名字。中分天下:指中原地区的一半土地归汉王所有。割洪沟以西为汉:意思是把洪沟以西的地区划给刘邦。以东为楚:意思是把洪沟以东的地区划给项羽。十月,楚归太公、吕后:意思是在十月,楚国归还了太公和吕后。引兵解而东归:意思是项羽率领军队向东返回。汉王欲西归:意思是汉王想要回到关中地区。张良、陈平:都是刘邦的谋士。养虎自遗患:意思是放虎归山,给自己留下祸害。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汉初的政治形势和军事战略。汉王为了统一全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势力。其中,立黥布为淮南王、接纳太公和吕后、与项羽达成协议等行为,都是为了巩固政权和争取人心。同时,诗中也提到了韩信的北伐战争、楚军的困境以及汉王的战略决策,这些都体现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军事斗争。整首诗语言简练,情节紧凑,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物的命运感,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历史题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