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以曹参为相国。参闻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始,参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相,举事无所变更,一遵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讷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以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参辄饮以醇酒;间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见人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为中大夫。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使窋归,以其私问参。参怒,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帝让参曰:“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又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帝曰:“善!”

这首诗的内容是描述汉代曹参(相国)的生平事迹及其治国理念。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 译文    
癸巳日,汉帝任命曹参为相国。曹参听说萧何去世,告诉舍人:“赶紧准备一下,我要进宫做宰相。”不久,使者果然召见了曹参。    
    
开始时,曹参在贫困时期与萧何关系良好;当成为将相后产生了矛盾;直到萧何即将去世时,他所推举的贤才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担任相国,处理事务没有改变,完全遵循萧何的约束:选择郡国的官吏中有文辞不华丽但朴实稳重的人,就提拔任命为丞相属官;那些言辞刻薄、追求名利的人,立即斥退。他日夜喝醇酒。    
    
卿、大夫以下等级的官员,以及宾客见到曹参无所事事,来的人都想发表意见,曹参就给他们喝醇酒;他们有时想说什么,再给以醇酒,喝醉了才离开,始终不能开导劝说,认为这是常态。见到别人有小错,专门隐瞒覆盖,府中没有什么事。曹参的儿子曹窋担任中大夫。皇帝奇怪相国不处理政事,认为“难道我比您少吗?”让曹窋回家问曹参。曹参发怒,鞭打曹窋两百下,说:“赶快去入朝侍奉!天下的事不是你应该说的!”到了朝见的时候,皇帝责备曹参说:“刚才我派人劝谏你。”曹参脱帽谢罪道:“陛下您自己反省一下您的圣明武力与高帝相比如何?”皇上说:“我怎么敢望先帝!”又说:“陛下观察臣的能力与萧何谁更优秀?”皇上说:“您似乎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得对。高帝与萧何奠定天下,法令已经明确。现在陛下垂手而治,我们守职守法,遵行而不偏离,难道不可以吗?”皇帝说:“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曹参的治理风格和处事态度,反映了古代政治家的风范和智慧。诗中曹参被描述为一位简朴、自律且善于用人的领导。他的政策和行为体现了古代政治家的中庸之道和务实精神。此外,这首诗也展现了君臣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及皇帝对大臣的信任和尊重。整体上,这首诗传递了一种古代政治的理想状态和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