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振贷鳏、寡、孤、独、穷困之人。又令:“八十已上,月赐米、肉、酒;九十已上,加赐帛、絮。赐物当禀鬻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

楚元王交薨。

夏,四月,齐、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溃出。

时有献千里马者。帝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马,独先安之?”于是还其马,与道里费,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

帝既施惠天下,诸侯、四夷远近欢洽。乃修代来功,封宋昌为壮武侯。

帝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不知。又问:“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惶愧,汗出沾背。上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久之,即祸及身矣。”勃亦自危,乃谢病,请归相印,上许之。秋,八月,辛未,右丞相勃免,左丞相平专为丞相。

资治通鉴·卷十三 · 汉纪五

原文及注释

诏振贷鳏、寡、孤、独、穷困之人。又令:“八十已上,月赐米、肉、酒;九十已上,加赐帛、絮。赐物当禀鬻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

  • 译文: 皇帝下诏赈济鳏、寡、孤、独和贫困之人,并下令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得到米、肉、酒的赏赐,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则额外赐予布帛。如果需要赐给卖米之人的东西,由县令或县丞负责核查后转交;如果不足九十岁,则由乡啬夫或县令史负责转交。郡守派都吏巡视检查这些事宜,如不符合要求者要受到监督和惩处。
  • 注释: 鳏、寡、孤、独:指无依无靠的人。穷困:经济困难。
  • 赏析: 此诏旨在确保社会公平正义,体现皇帝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楚元王交薨

  • 译文: 楚元王刘交去世。
  • 注释: 元王:封号。
  • 赏析: 楚元王是西汉初期的一位诸侯王,他的统治时期为汉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也为汉朝的统一和发展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夏,四月,齐、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溃出。

  • 译文: 在四月份,齐国和楚国发生了地震,二十九座山在同一天崩塌,同时有大量洪水冲出。
  • 注释: 齐、楚:两国名。地震:自然灾害。
  • 赏析: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发生往往预示着地壳的不稳定,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地质灾害。此次地震和山崩以及洪水的出现,可能是地质活动的结果,也可能是自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体现。

时有献千里马者。帝曰:“鸾旗在前,属车在后,吉行日五十里,师行三十里。朕乘千里马,独先安之?”于是还其马,与道里费,而下诏曰:“朕不受献也。其令四方毋求来献。”

  • 译文: 当时有人献上一匹千里马,皇帝说:“銮旗在前,属车在后,行军每天行走五十里,出征每天走三十里。我骑千里马先行,这匹马就归你了。”因此皇帝归还了马,并给了路费,下诏说:“我不接受献上的好马。现在让天下人不再向朝廷献好马。”
  • 注释: 时有:当时。时:此时/这时。献:进献;奉献。
  • 赏析: 千里马的进献给皇帝,反映了当时社会财富的流动和权力的象征。皇帝的回答不仅体现了他对臣子的关心,也展示了他治国的谨慎和谦逊。此外,这个事件还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于民间献瑞的审慎态度,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接受或者拒绝这些贡献来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形象。

帝既施惠天下,诸侯、四夷远近欢洽。乃修代来功,封宋昌为壮武侯。

  • 译文: 皇帝已经施行了对天下人民的恩惠政策,诸侯、四夷远近之间都相互融洽。于是修缮了代来的功绩,将宋昌封为壮武侯。
  • 注释: 代来:代代相传的功绩。封:封建制度下的爵位。宋昌:人名,被封为壮武侯。
  • 赏析: 皇帝的政策实施之后,天下百姓得到了实际的利益和好处。诸侯和边远地区的人民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从而形成了一种广泛的和谐氛围。宋昌被封为壮武侯,不仅是对他过去功勋的认可,也是对他继续为国家效力的一种鼓励。

帝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不知。又问:“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惶愧,汗出沾背。上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帝乃称善。右丞相大惭,出而让陈平曰:“君独不素教我对!”陈平笑曰:“君居其位,不知其任邪?且陛下即问长安中盗贼数,君欲强对邪?”于是绛侯自知其能不如平远矣。居顷之,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久之,即祸及身矣。”勃亦自危,乃谢病,请归相印,上许之。秋,八月,辛未,右丞相勃免,左丞相平专为丞相。

  • 译文: 皇帝更加熟悉国家的事务,有一天询问了右丞相勃关于全国一年之内判决的案件数量,勃回答说不知;又问到一年内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勃再次回答不知道;这让皇帝感到羞愧,汗流浃背。接着皇帝问左丞相平:“如果有主事之人,那么这个人是主管什么呢?”左丞相平回答说:“陛下您问的是判决案件的问题,责问的是廷尉;您问的是财政收支问题,责问的是治粟内史。”皇帝问:“既然都有主管此事的人,那么您主要负责什么事务呢?”左丞相平回答:“陛下您不了解我的能力低微,让我担任这一重要职务。宰相的职责是辅佐天子处理天地间的阴阳关系、顺应四季变化;向下管理万物的适宜性;对外镇抚四夷诸侯;对内亲近百姓,让官员们各自承担各自的职责。”皇帝称赞了左丞相平的话。右丞相勃感到惭愧,出来后责备陈平说:“你没有以前对我教导得那么细致周到啊。”陈平笑着回应说:“您身处高位而不明白您的责任吗?再说陛下刚才问的是长安城中的小偷有多少,您怎么敢强作回答呢?”因此绛侯自知自己的能力不及陈平深广。不久之后有人劝说勃说:“您已经诛杀吕氏家族,拥立代王登基为帝,您威望震动天下。然而您享受了很多奖赏,位居尊贵地位,时间久了,您可能就会有灾祸临头。”勃也感到害怕,于是推辞病假请求归还相位,皇帝允许了他。秋季八月辛未,右丞相伯退位,左丞相陈平专任丞相职位。

赏析

本文记载了汉武帝在位期间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决策,包括赈济贫民、表彰有功、整顿朝政等。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汉武帝的治国理念和风格,也为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汉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