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哀王襄薨。

上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召以为廷尉。吴公荐洛阳人贾谊,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馀。帝爱其辞博,一岁中,超迁至太中大夫。贾生请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兴礼乐,以立汉制,更秦法。帝谦让未遑也。

高皇后二年(癸亥,公元前一七八年)

冬,十月,曲逆献侯陈平薨。

诏列侯各之国,为吏及诏所止者,遣太子。

十一月,乙亥,周勃复为丞相。

癸卯晦,日有食之。诏:“群臣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丐以启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敕以职任,务省繇费以便民,罢卫将军。太仆见马遗财足,馀皆以给传置。

颍阴侯骑贾山上书言治乱之道曰:“臣闻雷霆之所击,无不摧折者;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今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执重,非特万钧也。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又况于纵欲恣暴、恶闻其过乎!震之以威,压之以重,虽有尧、舜之智,孟贲之勇,岂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则人主不得闻其过,社稷危矣。

诗句:资治通鉴 · 卷十三 · 汉纪五
译文:齐哀王襄薨。皇上听说河南守吴公治理天下第一,召他为廷尉。吴公推荐洛阳人贾谊,帝召以为博士。这时贾生年二十馀岁。帝爱其辞博,一岁中,超迁至太中大夫。贾生请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兴礼乐,以立汉制,更秦法。帝谦让未遑也。
注解:本诗描绘了西汉初期的政治变迁和人才流动。齐哀王的去世引发了朝中对官员的重新评价和提拔。贾谊因其才华出众被提拔为太中大夫,显示出朝廷对新思想、新制度的开放态度。同时,诗中提到的“更秦法”暗示了汉朝在政治制度上的改革尝试,这反映了当时国家对新的统治方式的追求。

诗句:高皇后二年(癸亥,公元前一七八年)冬,十月,曲逆献侯陈平薨。
译文:高皇后二年十月,曲逆献侯陈平去世。
注解:本诗描述了汉初时期一位重要政治家陈平的去世。陈平作为一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政治家和谋士,他的死对于当时的政权有着重要的影响。

诗句:诏列侯各之国,为吏及诏所止者,遣太子。
译文:下诏令诸侯王各自归国,未能任职或被诏命留下的人,派遣太子前往。
注解:本诗反映了汉初实行分封制后,诸侯王回归封地的情况。此举旨在巩固中央政权,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

诗句:十一月,乙亥,周勃复为丞相。
译文:十一月,乙亥日,周勃再次被尊任为丞相。
注解:本诗描述了周勃在汉初的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周勃曾担任过多年的高级官职,此次复职可能意味着他在朝廷中的声望和影响力得到恢复。

诗句:癸卯晦,日有食之。诏:“群臣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丐以启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敕以职任,务省繇费以便民,罢卫将军。太仆见马遗财足,馀皆以给传置。
译文:癸卯晦日,出现日食。诏令:“群臣都思考朕的过失以及我所见所不能及之处,用这种方式来向朕报告。并且选拔贤良方正之士、能直言极谏的人士,用以矫正我的不足。”因此,对各级官员下达指令,减少徭役费用,方便民众生活,免去卫将军的职务。太仆所藏马匹和剩余财物足以供给驿站使用,其余则用于供给驿站。
注解:本诗描述了汉初皇帝在处理日食事件时的态度和措施。通过诏书,皇帝表明愿意接受臣子的批评与建议,并采取措施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体现了皇帝的自我反省和求贤若渴的精神。同时,通过减轻民众负担和改善驿站设施的举措,反映出汉初统治者对于民生问题的重视。

诗句赏析:
整首诗歌通过描述汉初的几位重要人物及其相关事件,展现了汉初的政治氛围和政治变革。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基本面貌和统治者们的态度。同时,这些事件也反映出汉初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和发展,以及统治者对人才的重视和运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