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每朝,郎、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言可用采之,未尝不称善。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中郎将袁盎骑,并车揽辔。上曰:“将军怯邪?”盎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圣主不乘危,不徼幸。今陛下骋六飞驰下峻山,有如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上乃止。上所幸慎夫人,在禁中常与皇后同席坐。及坐郎置,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也。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贾谊说上曰:“《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蹷。
资治通鉴·卷十三 · 汉纪五
高皇后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冬,太后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陵。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悦而罢。后遂立诸吕为王。
译文:高皇后元年冬天,太后商议想要立吕氏为王,询问右丞相曹参的意见。曹参回答说:“高帝在白马盟上宣誓说:‘不是刘氏的子孙建立帝王,天下共同讨伐他。’现在封吕氏为王,是违背誓言的。”太后不高兴就停止了这件事。后来就封诸吕为王。
注释:高帝:指汉高祖刘邦。白马盟:古代诸侯会盟时的一种誓词。吕氏:指吕氏家族。
赏析:这段文字反映了汉初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斗争。文中通过对话形式展示了大臣曹参对政治立场的坚定,以及对吕氏专权的反对。曹参的话表达了对刘邦遗愿的尊重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权力格局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