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周盖千八百国,以九州之民养千八百国之君,君有馀财,民有馀力,而颂声作。秦皇帝以千八百国之民自养,力罢不能胜其役,财尽不能胜其求。一君之身耳,所自养者驰骋弋猎之娱,天下弗能供也。秦皇帝计其功德,度其后嗣世世无穷;然身死才数月耳,天下四面而攻之,宗庙灭绝矣。秦皇帝居灭绝之中而不自知者,何也?天下莫敢告也。其所以莫敢告者,何也?亡养老之义,亡辅弼之臣,退诽谤之人,杀直谏之士。是以道谀、媮合苟容,比其德则贤于尧、舜,课其功则贤于汤、武;天下已溃而莫之告也。今陛下使天下举贤良方正之士,天下皆欣欣焉曰:‘将兴尧舜之道、三王之功矣。’天下之士,莫不精白以承休德。今方正之士皆在朝廷矣;又选其贤者,使为常侍、诸吏,与之驰驱射猎,一日再三出。臣恐朝廷之解驰,百官之堕于事也。陛下即位,亲自勉以厚天下,节用爱民,平狱缓刑;天下莫不说喜。臣闻山东吏布诏令,民虽老羸癃疾,扶杖而往听之,愿少须臾毋死,思见德化之成也。今功业方就,名闻方昭,四方乡风而从;豪俊之臣,方正之士,直与之日日猎射,击兔、伐狐,以伤大业,绝天下之望,臣窃悼之。古者大臣不得与宴游,使皆务其方而高其节,则群臣莫敢不正身修行,尽心以称大体。夫士,修之于家而坏之于天子之廷,臣窃愍之。陛下与众臣宴游,与大臣、方正朝廷论议,游不失乐,朝不失礼,议不失计,轨事之大者也。”上嘉纳其言。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昔者周盖千八百国,以九州之民养千八百国之君,君有馀财,民有馀力,而颂声作。(过去周朝共有一千八百个国家,用九州的百姓供养这些国家的君主,君主拥有多余的财富,百姓拥有多余的力量,因此颂歌便产生了。)
  • “昔者”:指过去。
  • “盖”:是。
  • “千八百国”: 指当时周朝有一千八百个诸侯国。
  • “以九州之民养千八百国之君”:用九州的百姓供养这些诸侯国的君主。
  • “有馀财”:有余的财富。
  • “余力”:额外的力量。
  • “而颂声作”:因此赞美之声便产生。
  1. 秦皇帝以千八百国之民自养,力罢不能胜其役,财尽不能胜其求。一君之身耳,所自养者驰骋弋猎之娱,天下弗能供也。(秦始皇用一千八百个国家的百姓来养活自己,但因为劳累无法胜任自己的劳役,财力耗尽也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一个人的生计,就是骑马打猎的娱乐,而天下却不能满足他的这种需求。)
  • “以”:用。
  • “自养”:自己养活。
  • “而”:但是。
  • “驰猎之娱”:骑马打猎的娱乐。
  • “天下之弗能供也”:天下不能满足他的这种需求。
  1. 秦皇帝计其功德,度其后嗣世世无穷;然身死才数月耳,天下四面而攻之,宗庙灭绝矣。(秦始皇计算他的功德,认为他的后代会世世代代无穷无尽;然而他自己去世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天下四下攻击他,宗庙被消灭了。)
  • “度”:推算。
  • “其后嗣”:后代。
  • “世世无穷”:世世代代无穷无尽。
  • “然身死才数月耳”:然而他自己去世只有几个月的时间。
  • “天下四面而攻之”:天下四方同时攻击他。
  • “宗庙灭绝矣”:宗庙被消灭了。
  1. 今陛下使天下举贤良方正之士,天下皆欣欣焉曰:‘将兴尧舜之道、三王之功矣。’天下之士,莫不精白以承休德。今方正之士皆在朝廷矣;又选其贤者,使为常侍、诸吏,与之驰驱射猎,一日再三出。(现在陛下让全国选拔贤良方正的人才,天下的人都欣然高兴说:“将要兴盛尧舜的治国之道、夏商周的功绩。”天下之士,无不以清廉之心接受您的恩德。现在正直贤才都在朝廷中了;陛下还挑选其中贤能的人,让他担任常侍、各级官吏,与他一起骑马打猎,一天多次出行。)
  • “今陛下”:现在的陛下。
  • “举贤良方正之士”:选拔贤良方正的人才。
  • “天下皆欣欣焉”:都欣喜地说。
  • “将兴尧舜之道”:将要振兴尧舜时代的治国之道。
  • “三王之功”:夏商周的功绩。
  • “莫不精白以承休德”:没有不清廉地接受您的恩德。
  • “今方正之士皆在朝廷矣”:现在正直贤才都在朝廷中了。
  1. 臣恐朝廷之解驰,百官之堕于事也。(我担心朝廷的懈怠,百官的工作会受影响。)
  • “朝廷之解驰”:朝廷的松懈、懈怠。
  • “百官之堕于事”:百官的工作会受影响。
  1. 陛下即位,亲自勉以厚天下,节用爱民,平狱缓刑;天下莫不说喜。(陛下即位之初,亲自勉励要厚待天下,节约使用财物,爱护百姓,判决案件宽大处理,刑法宽松。天下没有人不表示喜悦。)
  • “陛下即位”:陛下即位之初。
  • “亲自勉以厚天下”:亲自勉励要厚待天下。
  • “节用爱民”:节约使用财物,爱护百姓。
  • “平狱缓刑”:判决案件宽大处理,刑法宽松。
  1. 臣闻山东吏布诏令,民虽老羸癃疾,扶杖而往听之,愿少须臾毋死,思见德化之成也。(臣听说山东的官吏颁布法令,即使年迈体弱有病的人,拄着拐杖去听从宣读,希望他们稍等一会儿不要死,希望能看到您的德政成就。)
  • “臣闻”:臣听说。
  • “山东吏布诏令”:山东的官吏颁布法令。
  • “民虽老羸癃疾”:即使年迈体弱有病的人。
  • “扶杖而往听之”:拄着拐杖前往听取宣读。
  • “愿少须臾毋死”:希望他们能暂时不死(听到这些法令)。
  • “思见德化之成也”:希望能够见到您的德政成就。
  1. 今功业方就,名闻方昭,四方乡风而从;豪俊之臣,方正之士,直与之日日猎射,击兔、伐狐,以伤大业,绝天下之望,臣窃悼之。(如今功业即将完成,名声已经显赫,四面八方都向风向靠拢;那些豪俊之臣,正直之士,每天都骑马狩猎,打兔子、捕狐狸,损害了国家的事业,断绝了天下的希望,臣私下里为此感到悲痛。)
  • “今功业方就”:如今功业即将完成。
  • “名闻方昭”:名声已经显赫。
  • “四方乡风而从”:四面八方都向着风向靠拢。
  • “豪俊之臣,方正之士”:那些豪俊之臣、正直之士。
  • “直与之日日猎射”:每天都让他们骑马狩猎。
  • “击兔、伐狐”:打兔子、捕狐狸。
  • “以伤大业”:损害了国家的事业。
  • “绝天下之望”:断绝了天下的希望。
  • “臣窃悼之”:臣私下里为此感到悲痛。
  1. 古者大臣不得与宴游,使皆务其方而高其节,则群臣莫敢不正身修行,尽心以称大体。(古代的时候,大臣不能参与宴饮游戏,而是专心于他们的本职工作并保持高尚的气节,那么群臣就没有人敢于不正身修行,尽心尽力地与国家的要求相符合。)
  • “古者”:古代的时候。
  • “大臣不得与宴游”:大臣不能参与宴饮游戏。
  • “务其方而高其节”:专心于他们的本职工作并保持高尚的气节。
  • “则群臣莫敢不正身修行”:那么群臣就没有人敢于不端正自己的品行和修养。
  • “尽心以称大体”:尽心尽力地与国家的要求相符合。
  1. 夫士,修之于家而坏之于天子之廷,臣窃愍之。(臣私下里对此感到遗憾)(士人,在家里修身养性却被带到了天子的朝廷上,臣私下里对此感到遗憾。)
  • “夫士”:对于士人。
  • “修之于家而坏之于天子之廷”:在家里修身养性却被带到了天子的朝廷上。
  • “臣窃愍之”:臣私下里对此感到遗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