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上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僭拟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馀,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资治通鉴 · 卷十三 · 汉纪五

汉朝的繁荣持续了将近四十年,但无论是公家还是私人的积蓄,仍然令人痛心。由于时运不佳,没有及时下雨,百姓们只能四处流浪;如果年景不好,粮食无法入仓储存,人们甚至会卖掉爵位以换取粮食。这些情况已经司空见惯,哪有像现在这样,国家处于危难之中而统治者却无动于衷的呢?

在这个世界上,有饥荒与丰收,这是自然运行的基本规律;大禹和商汤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情况。但如果不幸遭遇两三千里外的严重旱灾,国家又怎能互相救济呢?当边境发生紧急情况时,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士兵来支援,国家又怎能提供足够的食物供应呢?战争与灾害同时发生,导致国家的财政极度紧张,有武力的人就会聚集起来进行反抗;疲惫的老弱士兵、妇女儿童被迫卖身换钱。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远方有能力的人才纷纷涌现,企图取而代之。他们开始恐慌并策划对策,难道真的会有灾难降临吗?

积累储备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如果粮食充足,国库充盈,为什么不能成功呢?通过进攻就能取得胜利,通过防守就能稳固国家,通过作战就能战胜敌人,怀柔远人,招引四方贤才,何愁没有归附之人!

我们应该让百姓从农务中解脱出来,回归到农业中去。让天下的人都从事自己的本业生产。使全国人都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那些从事非农产业的游手好闲者就会转而从事农业,这样一来,粮食储备充足,人人安居乐业,国家自然安定富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富强,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然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国库空虚,粮食短缺,而忽视了民众的生活和需求,这实在是一种悲哀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