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故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无及也。帝王之道,出于万全。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即有险阻,以此当之;平地通道,则以轻车、材官制之;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衡加之以众,此万全之术也。”

帝嘉之,赐错书,宠答焉。错又上言曰:“臣闻秦起兵而攻胡、粤者,非以卫边地而救民死也,贪戾而欲广大也,故功未立而天下乱。且夫起兵而不知其势,战则为人禽,屯则卒积死。夫胡、貉之人,其性耐寒;扬、粤之人,其性耐暑。秦之戍卒不耐其水土,戍者死于边,输者偾于道。秦民见行,如往弃市,因以谪发之,名曰‘谪戍’;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后入闾取其左。发之不顺,行者愤怨,有万死之害而亡铢两之报,死事之后,不得一算之复,天下明知祸烈及己也。陈胜行戍,至于大泽,为天下先倡,天下从之如流水者,秦以威劫而行之之敝也。

诗句:资治通鉴·卷十五·汉纪七,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故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无及也。帝王之道,出于万全。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即有险阻,以此当之;平地通道,则以轻车、材官制之;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衡加之以众,此万全之术也。

译文:资治通鉴·卷十五·汉纪七中,虽然兵器是凶器、战争是危险的事情。因此,我们可以用强大的力量去对抗较弱的一方,这是在一呼一应之间就能完成的。然而,如果因为争斗而使士兵失去生命,那么后悔就来不及了。作为皇帝应该追求万全之策。现在降胡、义渠、蛮夷等少数民族前来归附我们的国家,他们的人数有数千,饮食、特长和匈奴一样。可以赏赐给他们铠甲、棉袄、强弓和锐箭,再增加边郡的精悍骑兵,让能够了解他们风俗习惯、和睦团结他们心灵的将领带领他们。即使前方有险阻,我们也要用这些策略应对;如果有平坦的道路或者大道通行,那么我们就用轻便的车马以及材官队伍来应对。这样两支军队互相配合,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再加上众多士兵的支援,这是万全的策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中的策略和智慧,强调了在战争中运用策略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强弱双方的力量,诗人揭示了在战争中如何巧妙地使用兵力和智谋,以达到胜利的目的。同时,也提醒读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冷静的思考和灵活的应对策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