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孝武皇帝中之下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一一三年)

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诏曰:“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不答也,其令有司议。”立后土祠于泽中圜丘。上遂自夏阳东幸汾阴。是时,天子始巡郡、国。河东守不意行至,不办,自杀。十一月,甲子,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上亲望拜,如上帝礼,礼毕,行幸荥阳,还,至洛阳,封周后姬嘉为周子南君。

春,二月,中山靖王胜薨。

乐成侯丁义荐方士栾大,云与文成将军同师。上方悔诛文成,得栾大,大说。大先事胶东康王,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大言曰:“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顾以臣为贱,不信臣;又以为康王诸侯耳,不足与方。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然臣恐效文成,则方士皆掩口,恶敢言方哉!”上曰:“文成食马肝死耳。子诚能修其方,我何爱乎!”大曰:“臣师非有求人,人者求之。陛下必欲致之,则贵其使者,令为亲属,以客礼待之,乃可使通言于神人。”于是上使验小方,斗旗,旗自相触击。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乃拜大为五利将军,又拜为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夏,四月,乙巳,封大为乐通侯,食邑二千户,赐甲第,僮千人,乘舆斥车马、帷帐、器物以充其家,又以卫长公主妻之,赍金十万斤,天子亲如五利之第,使者存问共给,相属于道。自太主、将、相以下,皆置酒其家,献遗之。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以示不臣。大见数月,佩六印,贵震天下。于是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扼腕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

资治通鉴·卷二十 · 汉纪十二

世孝武皇帝中之下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一一三年)

冬十月,上幸雍,祠五畤。诏曰:“今上帝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不答也。其令有司议。”立后土祠于泽中圜丘。是时,天子始巡郡、国。河东守不意行至,不办,自杀。十一月,甲子,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上亲望拜,如上帝礼。礼毕,行幸荥阳,还,至洛阳。封周后姬嘉为周子南君。

春二月,中山靖王胜薨。乐成侯丁义荐方士栾大,云与文成将军同师。上方悔诛文成,得栾大,大说。大先事胶东康王,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大言曰:“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顾以臣为贱,不信臣;又以为康王诸侯耳,不足与方。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然臣恐效文成,则方士皆掩口,恶敢言方哉!”上曰:“文成食马肝死耳。子诚能修其方,我何爱乎!”大曰:“臣师非有求人,人者求之。陛下必欲致之,则贵其使者,令为亲属,以客礼待之,乃可使通言于神人。”于是上使验小方,斗旗,旗自相触击。
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乃拜大为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夏四月,乙巳,封大为乐通侯,食邑二千户,赐甲第,僮千人,乘舆斥车马、帷帐、器物以充其家。又以卫长公主妻之。天子亲如五利之第,使者存问共给,相属于道。自太主、将、相以下,皆置酒其家。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以示不臣。大见数月,佩六印,贵震天下。于是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扼腕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

注释与赏析:

  • 诗句内容:描述了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汉武帝到雍地进行祭祀活动,并设立后土祠。同时提及了汉武帝的巡视和对地方官员的处理。

  • 译文及注释

  • “世孝武皇帝中之下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一一三年)”: 这是对时间的描述。

  • “冬十月,上幸雍,祠五畤”: 描述了汉武帝在冬季访问雍地进行祭祀的行为。

  • “是时,天子始巡郡、国”: 指出这是汉武帝首次大规模地巡行各郡县。

  • 赏析:”元鼎四年”指的是汉武帝在位的第十九个年头,这一年他开始实施更加严格的法律和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对宗教和神秘主义的重视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的全面掌控。

  • 诗中其他信息

  • “河东守不意行至,不办,自杀”: 描述了一位官员因为汉武帝的巡视而感到措手不及,最终选择了自杀。

  • “三月甲午(十一日),丞相李蔡被指控盗用汉景帝陵园外空地埋葬家人,其罪该当交付司法官吏审判,李蔡自杀”: 这个部分反映了当时汉朝的法律制度和对贪污腐败的严格惩罚。

这首诗不仅记录了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事件,也展示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代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