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既未竭,君子不为诡。

三良狥秦穆,要自不得已。

以下是对《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一诗的逐句解读:

  1. 诗句释义:王泽既未竭,君子不为诡。三良狥秦穆,要自不得已。
  • “王泽既未竭”:王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力,象征恩泽广袤,如水润泽大地。这里指恩泽未曾枯竭,意味着还有可用之才。
  • “君子不为诡”:君子,指的是有道德修养的人。诡,欺诈、虚伪。这里表达的是君子不会用欺诈手段来求取功名。
  • “三良狥秦穆”:三良,指的是秦国的三员重臣,即孟西白、阳乌和敳息虎。狥,贪恋。秦穆公,春秋时期秦国的君主,因厚待忠良而被后世传颂。这里用三良的例子,说明忠诚和正直的价值。
  • “要自不得已”:要,应该。自,自身。不得已,迫于无奈。这句话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会出于无奈而做出一些不完美的选择。
  1. 译文:王泽并未枯竭,君子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欺骗他人。如同三个忠于秦穆公的良臣,他们因为无法摆脱困境而被迫行事。

  2.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正直的重视,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评。通过对比忠诚的良臣与为个人利益而欺骗的人,诗人展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担忧,认为在特定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迫于无奈而做出妥协。这种观点反映了他对于人性复杂性和道德困境的深刻认识。

苏辙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自己所见所想的描绘,传达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当前社会现象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文化背景和个人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