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解析】
“谓心到,眼到,口到”是全诗的关键词,意思是读书要专心、用眼和动手。
【答案】
译文:我常说读书有三到,是指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处,眼睛就看得不仔细;心和眼都集中不起来,只漫无目的地读,当然也不能记住书中的要旨了;记不住,时间一久就会忘记。其中以心为主。既然心里有了想法,眼和口就不会跟不上了。
赏析:
这是朱熹对《论语》中关于学习的一段话的总结性概括,其核心思想就是读书要做到“三到”,即心、眼、口。朱熹认为读书要做到“三到”,才能达到“熟”,才能“久”。
“读书有三到”出自朱熹的《训学帖》,原文为:“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把读书的方法归结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两点,并强调了熟读与精思的重要性。“循序渐进”指学习必须按照一定次序分阶段逐渐提高,不断深化,逐步完善。“熟读”指反复熟读,深入钻研,认真体会,深入理解。“精思”指精细地思考,深入地思考,深入地钻研。朱熹把读书方法归结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两点,强调了读书时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同时强调读书要反复熟读,认真思考,深入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