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馀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复斩首三千馀级。引兵东南,循故龙城道行四五日,抵大泽葭苇中,虏从上风纵火,陵亦令军中纵火以自救。南行至山下,单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是日捕得虏,言“单于曰:‘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无有伏兵乎?’诸当户君长皆言:‘单于自将数万骑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复力战山谷间,尚四五十里,得平地,不能破,乃还。’”

注释与赏析:

译文:

汉军抵达浚稽山,与单于的军队相遇。单于的骑兵约有三万,将汉军包围在中间。汉军驻扎在两山之间,用大车作为营寨。汉昭帝命令军队从营地之外列阵。前锋持盾和长戟,后阵持弓箭。匈奴见汉军人数较少,便直接冲锋向军营。汉军奋力作战,同时发射千支箭矢。匈奴退回上山,汉军追击杀死数千人。

单于是非常吃惊,调集左、右地的八万余名骑兵进攻汉军。汉军边战边撤退向南行进,数日后抵达山谷中,连续交战,士兵受伤,有三处创伤的士兵被抬上担架。有两处创伤的士兵坐马车,一处创伤的士兵持枪作战,再次斩杀匈奴首级三千多。汉军继续往东南方向行进,沿着原来龙城的路线走了四五天,到达大泽中的芦苇丛中时,匈奴从上风放火焚烧,汉军也命令军中放火以自救。向南行至山下时,单于在南山上,让他的儿子率骑兵攻击汉军。汉军在树林中步战,又杀死数千人,随后发射连弩射击单于,单于败退下山。当天抓获俘虏,俘虏说:“单于说:‘这是汉朝的精锐部队,攻打它不能取胜,日夜带领我军向南接近长城,难道没有伏兵吗?’所有应当防守的君长都表示:“单于亲自率领数万骑兵攻击汉军的几千人都不能消灭,以后无法再使边疆的臣子出战,使得汉朝更加轻视匈奴。我们又奋力战斗在山谷间,尚且跑了四五十里,到达平地,却不能攻破,只好撤军。’”。

赏析:

此诗描述了一场汉昭帝时期的军事冲突场景。通过详细的描述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双方军队的策略、战斗以及战后的紧张氛围。其中,“骑可三万围陵军”等细节描写,增强了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同时,诗歌还展现了匈奴的勇猛和汉族的坚韧不拔,以及战争对两国人民生活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