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人江充为水衡都尉。初,充为赵敬肃王客,得罪于太子丹,亡逃;诣阙告赵太子阴事,太子坐废。上召充入见。充容貌魁岸,被服轻靡,上奇之;与语政事,大悦,由是有宠,拜为直指绣衣使者,使督察贵戚、近臣逾侈者。充举劾无所避,上以为忠直,所言皆中意。尝从上甘泉,逢太子家使乘车马行驰道中,充以属吏。太子闻之,使人谢充曰:“非爱车马,诚不欲令上闻之,以教敕亡素者,唯江君宽之。”充不听,遂白奏,上曰:“人臣当如是矣!”大见信用,威震京师。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下太始四年(戊子,公元前九三年)
春,三月,上行幸泰山。壬午,祀高祖于明堂以配上帝,因受计。癸未,祀孝景皇帝于明堂。甲申,修封。丙戌,禅石闾。夏,四月,幸不其。五月,还,幸建章宫,赦天下。
汉武帝天汉三年春三月的政事与人物
在《资治通鉴》卷二十二中,汉武帝的天汉三年(癸未,公元前98年),记载了汉武帝的一系列重要政治活动和人事变动。这一年的春天特别寒冷,但国家大事依然有序进行。
江充的任命。据史书记载,江充被汉武帝任命为水衡都尉。他的职务是管理皇家的水利事务,确保国家水资源的供应和利用。江充在任内展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和忠诚,得到了汉武帝的高度信任和重用。
汉武帝的这次任命,标志着他对江充的信任和依赖。江充的正直与勤勉,使得他在任职期间能够有效地管理水利事务,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这也反映了汉武帝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培养。
除了江充外,汉武帝还进行了其他重要的人事调整。例如,王卿因罪自杀,汉武帝任命执金吾杜周为御史大夫。杜周作为新的御史大夫,继续担任着监察官员的角色。他在任内表现出色,为汉武帝处理了许多政务,赢得了民众的广泛赞誉。
在天汉三年的春季,汉武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他于三月上行幸泰山,举行了盛大的祀明堂仪式,并接受了群臣的建议和计策。这些祭祀和决策活动不仅体现了汉武帝对国家的关心和重视,也显示了他治理国家的能力和决心。
通过这些政事和人物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到汉武帝在天汉三年所展现出的强大治理能力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无论是江充的水利工程,还是杜周的御史大夫职位,都体现了汉武帝对人才的重视和提拔。同时,他还不忘加强国家的祭祀活动,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天汉三年的春天,汉武帝通过一系列重要的人事任命和祭祀活动,展示了他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这些事迹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