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召会武官属,前已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既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霍光、上官桀与李陵素善,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之。陵曰:“归易耳,丈夫不能再辱!”遂死于匈奴。
夏,旱。
秋,七月,罢榷酤官,从贤良、文学之议也。武帝之末,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霍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至是匈奴和亲,百姓充实,稍复文、景之业焉。
诏以钩町侯毋波率其邑君长、人民击反者有功,立以为钩町王。赐田广明爵关内侯。
孝昭皇帝上元凤元年(辛丑,公元前八零年)
春,武都氐人反,遣执金吾马适建、龙頟侯韩增、大鸿胪田广明将三辅、太常徒,皆免刑,击之。
诗句:“资治通鉴·卷二十三·汉纪十五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已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既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
译文:在匈奴的单于召集所有归降和去世的官员后,共有九人随同霍光一起回到了汉朝。到达北京后,皇帝命令霍去病奉送一头公牛作为祭祀,并向汉武帝的陵墓致敬,被任命为典属国,俸禄为中二千石。皇帝还赏赐了两百万钱,以及两个公田和一个住宅区。
注释:
- 这句话描述了霍光如何组织并带领其他随从官员回到汉朝,展示了他对汉帝国忠诚与努力的统一行动。
- “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表明霍光不仅完成了政治军事上的回归,也完成了精神上的归属感,即对先祖汉武帝的祭奠。
- “拜为典属国”说明了他在汉朝的新官职及其重要性,这可能与他的军事背景有关,他的职责是管理边疆事务。
- “秩中二千石”提供了他的官方待遇级别,这是一个相对较高的地位,显示了他的地位和职责的重要性。
- “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则是对他物质上奖赏的具体描述,这些财富不仅是对他个人功绩的认可,也是对他的家族的一种优待。
赏析:
此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霍光在归途中的重要角色和他在汉朝中的新身份。诗句简洁而有力,直接描绘了他作为军事统帅和政治家的角色转变。此外,通过对赏赐的描述,反映出汉朝对边境安全的重视以及对有功将领的奖励政策,同时也反映了朝廷对于稳定边疆的决心和能力。整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示了历史事件,也体现了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