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昭皇帝上元凤二年(壬寅,公元前七九年)
夏,四月,上自建章宫徙未央宫。
六月,赦天下。
是岁,匈奴复遣九千骑屯受降城以备汉,北桥余吾水,令可度,以备奔走;欲求和亲,而恐汉不听,故不肯先言,常使左右风汉使者。然其侵盗益希,遇汉使愈厚,欲以渐致和亲。汉亦羁縻之。
孝昭皇帝上元凤三年(癸卯,公元前七八年)
春,正月,泰山有大石自起立;上林有柳树枯僵自起生;有虫食其叶成文,曰“公孙病已立”。符节令鲁国眭弘上书,言:“大石自立,僵柳复起,当有匹庶为天子者。枯树复生,故废之家公孙氏当复兴乎?汉家承尧之后,有传国之运,当求贤人禅帝位,退自封百里,以顺天命。”弘坐设妖言惑众伏诛。
匈奴单于使犁汙王窥边,言酒泉、张掖兵益弱,出兵试击,冀可复得其地。时汉先得降者,闻其计,天子诏边警备。后无几,右贤王、犁汙王四千骑分三队,入日勒、屋兰、番和。张掖太守、属国都尉发兵击,大破之,得脱者数百人。属国义渠王射杀犁汙王,赐黄金二百斤,马二百匹,因封为犁汙王。自是后,匈奴不敢入张掖。

《资治通鉴·卷二十三 · 汉纪十五》是一部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的多卷本编年体史书,涵盖16朝,起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终于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在孝昭皇帝上元凤二年(壬寅,公元前79年)的夏季,汉武帝刘彻迁都至未央宫,并赦免了天下。

译文:

资治通鉴 · 卷二十三 · 汉纪十五

孝昭帝上元凤二年(壬寅,公元前七九年)
夏,四月,汉武帝从建章宫迁移到未央宫居住。
六月,汉武帝赦免了天下。
这一年,匈奴再次派遣九千骑驻守受降城以防备汉朝,北桥余吾水可以通行,用以防备逃亡;想要与汉朝和亲,但是担心汉朝不听从其请求,所以迟迟不肯先开口,经常让身边的人暗示汉朝使者。然而,匈奴的侵扰减少,遇到汉朝使者更加殷勤地接待,想要逐步实现和平亲善。汉朝也对此进行安抚。

孝昭皇帝上元凤三年(癸卯,公元前七八年)
正月,泰山有大石自行立起;上林有柳树枯僵自己重新长起;有一种虫子吃其叶而形成“公孙病已立”的文字,符节令鲁国的眭弘上书,说:“大石自行自立,僵柳复生,当有平民百姓称天子。枯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