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尝见大白犬,颈以下似人,冠方山冠而无尾,以问龚遂,遂曰:“此天戒,言在侧者尽冠狗也,去之则存,不去则亡矣。”后又闻人声曰:“熊!”视而见大熊,左右莫见,以问遂,遂曰:“熊,山野之兽,而来之宫室,王独见之,此天戒大王,恐宫室将空,危亡象也。”王仰天而叹曰:“不祥何为数来!”遂叩头曰:“臣不敢隐忠,数言危亡之戒;大王不说。夫国之存亡,岂在臣言哉!愿王内自揆度。大王诵《诗》三百五篇,人事浃,王道备。王之所行,中《诗》一篇何等也?大王位于诸侯王,行污于庶人,以存难,以亡易,宜深察之!”后又血污王坐席,王问遂;遂叫然号曰:“宫空不久,妖祥数至。血者,阴忧象也,宜畏慎自省!”王终不改节。
及征书至,夜漏未尽一刻,以火发书。其日中,王发;晡时,至定陶,行百三十五里,侍从者马死相望于道。王吉奏书戒王曰:“臣闻高宗谅闇,三年不言。今大王以丧事征,宜日夜哭泣悲哀而已,慎毋有所发!大将军仁爱、勇智、忠信之德,天下莫不闻;事孝武皇帝二十馀年,未尝有过。先帝弃群臣,属以天下,寄幼孤焉。大将军抱持幼君襁褓之中,布政施教,海内晏然,虽周公、伊尹无以加也。今帝崩无嗣,大将军惟思可以奉宗庙者,攀援而立大王,其仁厚岂有量哉!臣愿大王事之,敬之,政事壹听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愿留意,常以为念!”

王尝见大白犬,颈以下似人,冠方山冠而无尾,以问龚遂,遂曰:“此天戒,言在侧者尽冠狗也,去之则存,不去则亡矣。”

译文:王曾看到一只大白犬,从头部开始到颈部以下像人的形状,戴着方形帽子但缺少尾巴。他询问龚遂,龚遂回答说:“这是上天的警告,意味着身边的一切都将戴上狗的帽子,去掉它就能生存,不去掉就会灭亡。”

注释:大白犬,白色的狗;颈以下似人,从头部到颈部以下像人;方山冠无尾,方形的帽子但没有尾巴。

赏析:这段描述了龚遂如何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来向王传达警告,希望国王能够警惕身边的一切,不要因为小事而忽视了可能带来灾难的征兆。同时也表达了龚遂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对国王的期望。

  1. 后又闻人声曰:“熊!”视而见大熊,左右莫见,以问遂,遂曰:“熊,山野之兽,而来之宫室,王独见之,此天戒大王,恐宫室将空,危亡象也。”
    译文:后来又听到有人喊“熊!”然后看到一个大熊。左右没有人看到,于是向龚遂求证。龚遂回答说:“熊是山里的野兽,却来到宫殿里。只有大王能看到它,这是上天的警告,恐怕宫殿将会空无一人,这是一个预示国家将有危险的迹象。”
    注释:熊,一种大型野生动物;宫室,指宫殿;危亡象,预示国家将要发生危险的迹象。
    赏析:这段描述了龚遂如何观察到了大熊的出现,并认为这是上天给王的一个警告,预示着宫殿将会空无一人,这暗示着国家的危机。
  2. 王仰天而叹曰:“不祥何为数来!”遂叩头曰:“臣不敢隐忠,数言危亡之戒;大王不说。夫国之存亡,岂在臣言哉!愿王内自揆度。”王吉奏书戒王曰:“臣闻高宗谅闇,三年不言。今大王以丧事征,宜日夜哭泣悲哀而已,慎毋有所发!大将军仁爱、勇智、忠信之德,天下莫不闻;事孝武皇帝二十馀年,未尝有过。先帝弃群臣,属以天下,寄幼孤焉。大将军抱持幼君襁褓之中,布政施教,海内晏然,虽周公、伊尹无以加也。今帝崩无嗣,大将军惟思可以奉宗庙者,攀援而立大王,其仁厚岂有量哉!臣愿大王事之,敬之,政事壹听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愿留意,常以为念!”
    译文:王仰天长叹道:“不祥的事情为什么总是接二连三地出现?”然后向龚遂叩头说:“我不敢隐藏我的忠诚,多次提醒危亡之事。大王不高兴。国家的存亡难道在于我说的话吗?希望大王自己仔细考虑。”王吉上奏书告诫大王说:“臣听说高宗因丧事而退位,三年不发言。现在大王因丧事而出征,应该日夜哭泣哀悼,千万不要有什么举动!大将军仁爱、勇敢、智慧、忠诚和信用的美德,天下人无人不知;他侍奉孝武帝二十多年,从未有过过失。先帝舍弃群臣,把国家托付给他,让他抚养年幼的孤儿。大将军抱着年幼的国君在襁褓之中,施行政治和教育,使得国内安定和谐,即使周公、伊尹也没有超过他。现在皇帝去世没有继承人,大将军考虑谁可以继承王位,扶持大王登基。他的仁义宽厚是无边的啊!我希望大王能尊重他,听从他的建议,政事由您来决定,您只需坐在朝廷南面就行了。希望您能重视这件事,经常放在心上!”
    注释:高宗,古代的一位帝王,名杼;周公、伊尹,都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垂拱南面,指帝王坐在朝廷南面不动,象征自己坐享其成。
    赏析:这一段主要描述了龚遂通过向王表达忠言,希望国王能够认真对待国家的未来和自己的言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忠臣的期待和信任,以及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