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孝宣皇帝下五凤元年(甲子,公元前五七年)
春,正月,上幸甘泉,郊泰畤。皇太子冠。
秋,匈奴屠耆单于使先贤掸兄右奥鞬王,与乌藉都尉各二万骑屯东方,以备呼韩邪单于。是时西方呼揭王来与唯犁当户谋,共谗右贤王。言欲自立为单于。屠耆单于杀右贤王父子,后知其冤,复杀唯犁当户。于是呼揭王恐,遂畔去,自立为呼揭单于。右奥鞬王闻之,即自立为车犁单于。乌藉都尉亦自立为乌藉单于。凡五单于。屠耆单于自将兵东击车犁单于,使都隆奇击乌藉。乌藉、车犁皆败,西北走,与呼揭单于兵合为四万人。乌藉、呼揭皆去单于号,共并力尊辅车犁单于。屠耆单于闻之,使左大将、都尉将四万骑分屯东方,以备呼韩邪单于,自将四万骑西击车犁单于。车犁单于败,西北走。屠耆单于即引兵西南留闟敦地。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二十七 · 汉纪十九

译文:中宗孝宣皇帝下五凤元年(甲子,公元前五七年)春天,正月,皇上到甘泉,在泰畤举行郊祀。皇太子举行加冠礼。秋季,匈奴屠耆单于派先贤掸兄右奥鞬王,与乌藉都尉各率二万骑兵屯驻在东方,以防备呼韩邪单于。这时西方的呼揭王前来与唯犁当户商议,共同诬陷右贤王,说他想自立为单于。屠耆单于杀了右贤王父子,后来得知他们的冤屈,又杀了唯犁当户。于是呼揭王恐惧,就叛逃而去,自立为呼揭单于。右奥鞬王听说后,也自立为车犁单于。乌藉都尉也自立为乌藉单于。总共有五个单于。屠耆单于亲自率领军队向东攻打车犁单于,命令都隆奇攻打乌藉。乌藉、车犁都被打败,向西北逃走,和呼揭单于的军队会合为四万人。乌藉、呼揭都放弃单于称号,共同合力尊奉车犁单于。屠耆单于听说后,派左大将、都尉率领四万骑兵分别驻守在东方,以防备呼韩邪单于,自己亲自带领四万骑兵向西攻击车犁单于。车犁单于被打败,向西北逃走。屠耆单于随即引兵向南西南驻扎在敦地。

赏析:

本诗出自《资治通鉴》中宗孝宣皇帝下五凤元年(甲子,公元前五七年),描绘了匈奴内部的政治斗争和民族关系变化。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了解到汉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和对少数民族的态度,以及这些政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诗中提到了“中宗孝宣皇帝下”和“神爵四年”,这为我们提供了历史的时空背景。东汉时期,中国北方的匈奴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和军事冲突。匈奴内部的分裂和权力斗争加剧了国家的不稳定。

诗中提到“春,正月,上幸甘泉,郊泰畤。皇太子冠。”,这反映了当时汉朝皇帝对宗教活动的参与以及对贵族子弟的教育重视。同时,这也展示了西汉时期对于祭祀和礼仪的重视。

诗中描述了匈奴内部的权力斗争:“匈奴屠耆单于派先贤掸兄右奥鞬王,与乌藉都尉各率二万骑兵屯驻在东方,以防备呼韩邪单于。”。这表明了匈奴内部的权力斗争及其对国家统一的威胁。同时,这也揭示了汉朝对外政策的重要性,即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诗中提到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屠耆单于亲自率领军队向东攻打车犁单于,命令都隆奇攻打乌藉。乌藉、车犁都被打败,向西北逃走,与呼揭单于的军队会合为四万人。乌藉、呼揭都放弃单于称号,共同合力尊奉车犁单于。屠耆单于听说后,派左大将、都尉率领四万骑兵分别驻守在东方,以防备呼韩邪单于,自己亲自带领四万骑兵向西攻击车犁单于。”。这反映了汉朝在处理边疆问题时的策略和手段,以及其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匈奴内部政治斗争的描述,展现了汉朝在处理边疆问题上的策略和手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