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以光禄勋平当为御史大夫;冬,十月,甲寅,迁为丞相;以冬月故,且赐爵关内侯。以京兆尹平陵王喜为御史大夫。
上欲令丁、傅处爪牙官,是岁,策免左将军淮阳彭宣,以关内侯归家,而以光禄勋丁望代为左将军。
乌孙卑爰疐侵盗匈奴西界,单于遣兵击之,杀数百人,略千馀人,驱牛畜去。卑爰疐恐,遣子趋逯为质匈奴,单于受,以状闻。汉遣使者责让单于,告令还归卑爰疐质子。单于受诏遣归。
孝哀皇帝中建平三年(丁巳,公元前四年)
春,正月,立广德夷王弟广汉为广平王。
癸卯,帝太太后所居桂宫正殿火。
上使使者召丞相平当,欲封之。当病笃,不应召。室家或谓当:“不可强起受侯印为子孙邪?”当日:“吾居大位,已负素餐责矣。起受侯印,还卧而死,死有馀罪。今不起者,所以为子孙也!”遂上书乞骸骨,上不许。三月,己酉,当薨。
{title}
- 背景介绍
- 乌孙卑爰疐在汉朝时期侵犯匈奴西界,引发边境冲突,导致匈奴和乌孙之间紧张局势升级。此次事件对汉朝的边疆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需要采取有效的外交与军事行动来应对。
- 事件发展
- 乌孙卑爰疐派遣儿子趋逯作为人质到匈奴以示屈服,单于接受人质后将其送还,但随后又派兵攻打乌孙,杀死数百人并抢走千余人及牛畜。
- 汉朝对策
- 汉朝派遣使者责问单于,要求其将人质归还给乌孙。同时,汉朝也加强了对乌孙的防御措施,准备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以稳定边境。
- 结果与影响
- 经过一段时间的外交谈判,汉朝最终迫使单于接受了和解方案,将人质返回乌孙,并承诺不再侵扰。这一事件虽然解决了短期的冲突,但也为未来边疆管理敲响了警钟。
- 历史意义
- 该事件体现了汉朝在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时的谨慎与坚定,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维护国家边疆安全。此外,此事件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加强边疆治理和民族团结。
- 人物与贡献
- 卑爰疐作为乌孙的贵族,其在此次事件中的行为引发了汉朝的高度关注。尽管后来被汉朝所制裁,但其行为也反映了当时乌孙社会的内部矛盾与外部压力。
- 未来展望
- 此次事件的处理不仅考验了汉朝的外交策略与军事实力,也为未来边疆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建议在未来的外交政策中更加注重与其他民族的和谐共处,以及加强对边境地区的军事投入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