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清名之士,又有琅邪纪逡,齐薛方,太原旬阝越、郇相,沛唐林、唐尊,皆以明经饬行显名于世。纪逡、两唐皆仕莽,封侯,贵重,历公卿位。唐林数上疏谏正,有忠直节。唐尊衣敝、履空,被虚伪名。旬阝相为莽太子四友,病死,莽太子遣使裞以衣衾,其子攀棺不听,曰:“死父遗言:‘师友之送,勿有所受。’今于皇太子得托友官,故不受也。”京师称之。莽以安车迎薛方,方因使者辞谢曰:“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使者以闻。莽说其言,不强致。
初,隃糜郭钦为南郡太守,杜陵蒋诩为兗州刺史,亦以廉直为名。莽居摄,钦、诩皆以病免官,归乡里,卧不出户,卒于家。哀、平之际,沛国陈咸以律令为尚书。莽辅政,多改汉制,咸心非之;及何武、鲍宣死,咸叹曰:“《易》称‘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吾可以逝矣。”即乞骸骨去职。及莽篡位,召咸为掌寇大夫;咸谢病不肯应。时三子参、钦、丰皆在位,咸悉令解官归乡里,闭门不出入,犹用汉家祖腊。人问其故,咸曰:“我先人岂知王氏腊乎!”悉收敛其家律令、书文,壁藏之。又,齐栗融、北海禽庆、苏章、山阳曹竟,皆儒生,去官,不仕于莽。
资治通鉴·卷三十七·汉纪二十九
汉中始建国元年,王莽改革与士族名流之志
- 初清名之士
- 琅邪纪逡,齐薛方,太原旬阝越、郇相,沛唐林、唐尊,皆以明经饬行显名于世
- 纪逡和两唐都曾仕于王莽,封侯,并历任公卿位
- 唐林数上疏谏正,有忠直节。唐尊衣敝、履空,被虚伪名。旬相为莽太子四友,病死,莽太子遣使裞以衣衾,其子攀棺不听,曰:“死父遗言:‘师友之送,勿有所受。’今于皇太子得托友官,故不受也。”
- 王莽改革与士族名流
- 莽居摄,钦、诩皆以病免官,归乡里,卧不出户,卒于家。哀、平之际,沛国陈咸以律令为尚书。
- 莽辅政多改汉制,咸心非之;何武、鲍宣死后,咸叹曰:“《易》称‘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吾可以逝矣。”即乞骸骨去职。
- 士族名流之志
- 齐栗融、北海禽庆、苏章、山阳曹竟,皆儒生,去官,不仕于莽
- 社会变革与士族影响
- 在王莽统治下,许多士族名流因不满新朝而选择隐退或辞官,他们的政治态度对汉朝末期的社会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 王莽篡汉及其政策实施
- 王莽篡夺汉朝政权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改革货币制度,建立新的官僚体系等,这些改革措施对后来的东汉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社会动荡与士族响应
- 在王莽统治期间,由于政治不稳定和社会动荡,许多士族成员选择保持低调,避免参与政治斗争。然而,也有部分士族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新朝的支持或反抗
- 士族的社会地位与作用
- 王莽时期的士族群体在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他们不仅是社会的精英阶层,还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事务的决策过程,为汉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