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读《河图会昌符》曰;“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上感此文,乃诏虎贲中郎将梁松等按索《河》、《雒》谶文,言九世当封禅者凡三十六事。于是张纯等复奏请封禅,上乃许焉。诏有司求元封故事,当用方石再累,玉检、金泥。上以石功难就,欲因孝武故封石,置玉牒其中。梁松争以为不可,乃命石工取完青石,无必五色。丁卯,车驾东巡。二月,己卯,幸鲁,进幸泰山。辛卯,晨,燎,祭天于泰山下南方,群神皆从,用乐如南郊。事毕,至食时,天子御辇登山,日中后,到山上,更衣。晡时,升坛北面,尚书令奉玉牒检,天子以寸二分玺亲封之,讫,太常命驺骑二千馀人发坛上方石,尚书令藏玉牒已,复石覆讫,尚书令以五寸印封石检。事毕,天子再拜。群臣称万岁,乃复道下。夜半后,上乃到山下,百官明旦乃讫。甲午,禅祭地于梁阴,以高后配,山川群神从,如元始中北郊故事。

资治通鉴 · 卷四十四

汉纪三十六

上读《河图会昌符》曰:“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上感此文,乃诏虎贲中郎将梁松等按索《河》、《雒》谶文,言九世当封禅者凡三十六事。于是张纯等复奏请封禅,上乃许焉。诏有司求元封故事,当用方石再累,玉检、金泥。上以石功难就,欲因孝武故封石,置玉牒其中。梁松争以为不可,乃命石工取完青石,无必五色。丁卯,车驾东巡。二月,己卯,幸鲁,进幸泰山。辛卯,晨,燎,祭天于泰山下南方,群神皆从,用乐如南郊。事毕,至食时,天子御辇登山,日中后,到山上,更衣。晡时,升坛北面,尚书令奉玉牒检,天子以寸二分玺亲封之,讫,太常命驺骑二千馀人发坛上方石,尚书令藏玉牒已,复石覆讫,尚书令以五寸印封石检。事毕,天子再拜。群臣称万岁,乃复道下。夜半后,上乃到山下,百官明旦乃讫。甲午,禅祭地于梁阴,以高后配,山川群神从,如元始中北郊故事。

赏析:

本文记录了汉武帝时期的一系列祭祀活动和对《河图会昌符》的解读过程。文章开头部分提到《河图会昌符》,这是一篇关于天命与帝王治理的文献,它预言了汉武帝在位九代将会得到上天的认可,并有机会进行封禅大典。汉武帝接到这份预言后,决定效仿先祖,进行封禅大典以示皇权正统。

文章详细记录了汉武帝东巡的过程,包括祭祀天地、举行封禅大典等仪式。这些活动不仅反映了汉代皇帝对于天命的敬畏,也显示了汉代对于宗教和文化传统的尊崇。同时,文章还涉及到了当时的政治决策过程,如梁松等人对于是否进行封禅的争论以及最终的决定。通过这些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汉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政治决策之间的关系。

文章还提到了《河图会昌符》的具体内容,即“赤帝九世,巡省得中”,这反映了汉代对于天命的信仰和对政治秩序的重视。而汉武帝对于这种天命的回应是积极地组织祭祀活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天的认可和保佑。

这段历史记载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汉代的社会状况和宗教信仰,也展现了汉代对于天命和权威的尊重。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汉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