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祢衡,少有才辨,而尚气刚傲,孔融荐之于曹操。衡骂辱操,操怒,谓融曰:“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乃送与刘表,表延礼以为上宾。衡称表之美盈口,而好议贬其左右,于是左右因形而谮之曰:“衡称将军之仁,西伯不过也,唯以为不能断,终不济者,必由此也。”其言实指表短,而非衡所言也。表由是怒,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送衡与之,祖亦善街焉。后衡众辱祖,祖杀之。
孝献皇帝丁建安二年(丁丑,公元一九七年)
春,正月,曹操讨张绣,军于淯水,绣举众降。操纳张济之妻,绣恨之;又以金与绣骁将胡车儿,绣闻而疑惧,袭击操军,杀操长子昂。操中流矢,败走,校尉典韦与绣力战,左右死伤略尽,韦被数十创。绣兵前搏之,韦双挟两人击杀之,瞋目大骂而死。操收散兵,还住舞阴。绣率骑来追,操击破之,绣走还穰,复与刘表合。是时,诸军大乱,平虏校尉泰山于禁独整众而还,道逢青州兵劫掠人,禁数其罪而击之。青州兵走,诣操。禁既至,先立营垒,不时谒操。或谓禁:“青州兵已诉君矣,宜促诣公辨之。”禁曰:“今贼在后,追至无时,不先为备,何以待敌!且公聪明,谮诉何缘得行!”徐凿堑安营讫,乃入谒,具陈其状。操悦,谓禁曰:“淯水之难,吾犹狼狈,将军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于是录禁前后功,封益寿亭侯。操引军还许。
以下是关于祢衡的译文与赏析。
译文
- 早年才情:祢衡年轻时才华出众,但他崇尚气节,性格刚直且傲慢,对当时的人不太看得起。
- 孔融推荐:祢衡曾与孔融关系友善,但因祢衡看不起曹操,孔融多次向曹操称赞他。
- 曹操遇刺:曹操想见祢衡,祢衡自称狂病不肯前往,还对曹操大不敬,导致曹操怀恨在心。
- 黄祖事件:祢衡被黄祖招致手下,因众辱黄祖而遭杀。
- 曹操处罚:曹操因祢衡才名和虚名,不忍杀之,将其送往刘表处。
- 刘表处理:刘表将祢衡送给黄祖,但祢衡仍对黄祖不敬,最终被黄祖所杀。
赏析
祢衡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和讽刺意味。他虽有才华,却过于自负,不懂得如何与人为善或保持谦逊。他的一生,似乎总是在与权威和周围人的期望作对,这导致了他的不幸结局。
从祢衡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人行为对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尽管祢衡有才华,但他的性格使他无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他的例子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也应学会尊重他人和社会的规则。
祢衡的故事也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文化背景。在这样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个体的命运往往与整个时代的走向紧密相连。祢衡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的失败,也是那个时代动荡不安的缩影。
祢衡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才华、傲慢和个人命运的故事,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即使是最聪明和有能力的人也需要学会谦逊和适应环境。同时,它也反映了社会对于不同价值观的接纳程度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