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遣其大将张勋、桥蕤等与韩暹、杨奉连势,步骑数万趣下邳,七道攻布。布时有兵三千,马四百匹,惧其不敌,谓陈珪曰:“今致术军,卿之由也,为之奈何?”珪曰:“暹、奉与术,卒合之师耳,谋无素定,不能相维,子登策之,比于连鸡,势不俱栖,立可离也。”布用珪策,与暹、奉书曰:“二将军亲拔大驾,而布手杀董卓,俱立功名,今奈何与袁术同为贼乎!不如相与并力破术,为国除害。”且许悉以术军资与之。暹、奉大喜,即回计从布。布进军,去勋营百步,暹、奉兵同时叫呼,并到勋营,勋等散走,布兵追击,斩其将十人首,所杀伤堕水死者殆尽。布因与暹、奉合军向寿春,水陆并进,到钟离,所过虏略,还渡淮北,留书辱术。术自将步骑五千扬兵淮上,布骑皆于水北大咍笑之而还。

【诗句】:

资治通鉴 · 卷六十二 · 汉纪五十四

袁术遣其大将张勋、桥蕤等与韩暹、杨奉连势,步骑数万趣下邳,七道攻布。

译文:

袁术派遣他的大将张勋、桥蕤等人和韩暹、杨奉联合起来,率领步兵和骑兵几万人进攻下邳,从七个方向攻打吕布。

注释:

  • 资治通鉴:古代中国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十国的史事。
  • 卷:这里指的是《资治通鉴》的一卷。
  • 汉纪五十四:这是《资治通鉴》中的一篇,记载了东汉末年的史事。
  • 袁术:字公路,东汉末年的军阀,自称皇帝。
  • 大将:指军队中的最高指挥官。
  • 张勋、桥蕤等人:袁术的部下将领。
  • 韩暹、杨奉:也是袁术的部下将领。
  • 连势:结盟的意思。
  • 步骑数万:步兵和骑兵的数量众多。
  • 趣下邳:奔赴下邳,即向下邳进发。
  • 七道攻布:从七个方向攻击吕布。
  • 布时有兵三千,马四百匹:吕布当时拥有军队三千人,战马四百匹。
  • 比于连鸡,势不俱栖:比喻他们就像两只连在一起的鸡,不能同时飞走。
  • 策:计谋或策略。
  • 子登:指吕布。
  • 立可离也:马上就可以离开。
  • 珪:陈珪,字公台,东汉末年的官员。
  • 暹、奉大喜:韩暹和杨奉非常高兴。
  • 并力破术:合力击败袁术。
  • 为国除害:为国家消除祸害。
  • 所过虏略:经过的地方被掠夺一空。
  • 还渡淮北:返回渡过淮河以北地区。
  • 留书辱术:留下书信侮辱袁术。
  • 自将步骑五千扬兵淮上:亲自率领步兵和骑兵五千人进军淮河以南地区。
  • 骑皆于水北大咍笑而还:骑兵们在淮河以北地区大声嘲笑而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吕布与韩暹、杨奉联手抗击袁术的过程。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双方军队的强大实力和激烈的战斗场面。同时,也表达了吕布在面对强敌时的坚定决心和勇敢精神。整体来看,这首诗是一篇充满战争气息的历史叙事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