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表王舒监浙东军事,虞潭监浙西军事,郗鉴都督扬州八郡诸军事,令舒、潭皆受鉴节度。鉴帅众渡江,与侃等会与于茄子浦,雍州刺史魏该亦以兵会之。
丙辰,侃等舟师直指石头,至于蔡洲,侃屯查浦,峤屯沙门浦。峻登烽火楼,望见士众之盛,有惧色,谓左右曰:“吾本知温峤能得众也。”
庾亮遣督护王彰击峻党张曜,反为所败。亮送节传以谢侃,侃答曰:“古人三败,君侯始二;当今事急,不宜数尔。”亮司马陈郡殷融诣侃谢曰:“将军为此,非融等所裁。”王彰至曰:“彰自为之,将军不知也。”侃曰:“昔殷融为君子,王彰为小人;今王彰为君子,殷融为小人。”
宣城内史桓彝,闻京城不守,慷慨流涕,进屯泾县。时州郡多遣使降苏峻,裨惠复劝彝宜且与通使,以纾交至之祸。彝曰:“吾受国厚恩,义在致死,焉能忍耻与逆臣通问!如其不济,此则命也。”彝遣将军俞纵守兰石,峻遣其将韩晃攻之。纵将败,左右劝纵退军。纵曰:“吾受桓侯厚恩,当以死报。吾之不可负桓侯,犹桓侯之不负国也。”遂力战而死。晃进军攻彝,六月,城陷,执彝,杀之。
资治通鉴 · 卷九十四 · 晋纪十六
陶侃表王舒监浙东军事,虞潭监浙西军事,郗鉴都督扬州八郡诸军事,令舒、潭皆受鉴节度。鉴帅众渡江,与侃等会于茄子浦。雍州刺史魏该亦以兵会之。
丙辰,侃等舟师直指石头,至于蔡洲,侃屯查浦,峤屯沙门浦。峻登烽火楼,望见士众之盛,有惧色,谓左右曰:“吾本知温峤能得众也。”
庾亮遣督护王彰击峻党张曜,反为所败。亮送节传以谢侃,侃答曰:“古人三败,君侯始二;当今事急,不宜数尔。”亮司马陈郡殷融诣侃谢曰:“将军为此,非融等所裁。”王彰至曰:“彰自为之,将军不知也。”侃曰:“昔殷融为君子,王彰为小人;今王彰为君子,殷融为小人。”
宣城内史桓彝,闻京城不守,慷慨流涕,进屯泾县。时州郡多遣使降苏峻,裨惠复劝彝宜且与通使,以纾交至之祸。彝曰:“吾受国厚恩,义在致死,焉能忍耻与逆臣通问!如其不济,此则命也。”彝遣将军俞纵守兰石,峻遣其将韩晃攻之。纵将败,左右劝纵退军。纵曰:“吾受桓侯厚恩,当以死报。吾之不可负桓侯,犹桓侯之不负国也。”遂力战而死。晃进军攻彝,六月,城陷,执彝,杀之。
译文:
陶侃上奏推荐王舒为监浙东军事,虞潭为监浙西军事,郗鉴为都督扬州八郡诸军事。郗鉴率领部众渡过长江,与陶侃等人在茄子浦会合。雍州刺史魏该也率军前来会合。
某天,陶侃上报朝廷王舒可以监视浙东地区,虞潭可以监视浙西地区,郗鉴可以担任都督扬州八郡的军事职务。于是,郗鉴率领部众渡过长江,与陶侃等人在茄子浦会合。雍州刺史魏该也率领部众前来会合。
丙辰那天,陶侃的部队直接向石头城进发;抵达蔡洲后,陶侃驻扎查浦;温峤驻扎沙门浦。苏峻登烽火楼,看到陶侃部队的强大阵容感到恐惧。他对左右的人说:“我早就知道温峤能够统领部队。”
庾亮派遣督护王彰进攻苏峻的党羽张曜,结果反而被打败。庾亮送信表示感谢陶侃的宽容大度;陶侃回信说:“古人三次遭受挫折,您开始只遭遇两次失败;目前形势紧急,不应该再多次受挫。”庾亮的司马陈郡人殷融去拜访陶侃,说:“将军这样做是为了国家考虑,我们应当理解并支持您。如果事情不成功,那就是命运。”殷融到了之后说:“王彰是小人,自己作决定;将军并不知道这件事。”陶侃说:“从前殷融是为君子而行动,现在王彰却做了小人。王彰是为君子行动,殷融却变成了小人。”
宣城内史桓彝得知京城失守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他流着泪带领军队驻扎到泾县。这时各州郡已经有很多使者投降了苏峻,桓温的部下裨惠又劝说桓彝应该暂且和苏峻通信,以此来化解双方交战带来的灾难。桓彝说:“我受到了国家的深厚恩德,应该用死来报答。我不能忍受耻辱与逆臣交往!如果事情不成功,这就是我的命!”桓彝派将军俞纵驻守在兰石,苏峻派遣他的将领韩晃进攻俞纵。俞纵的军队即将失败时,手下的人劝俞纵撤退。俞纵说:“我接受过桓公深厚的恩情,应该以死来报答。我无法辜负桓公的期望,正如桓公没有辜负国家一样。”说罢奋力战斗直至阵亡。韩晃进军攻打桓彝,六月,城破,抓住桓彝,杀了他。
赏析:
这篇文章描述了苏峻发动叛变后的混乱局面以及各个主要人物的行为和决策。文章通过描述陶侃如何指挥作战并与其他官员的合作,展现了当时政治斗争中的策略和忠诚。同时,通过对桓彝的描写,展示了个人在面对国家危机时的坚定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