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温峤等与苏峻久相持不决,峻分遣诸将东西攻掠,所向多捷,人情忄匈惧。朝士之奔西军者皆曰:“峻狡黠有胆决,其徒骁勇,所向无敌。若天讨有罪,则峻终灭亡;止以人事言之,未易除也。”温峤怒曰:“诸君怯懦,乃更誉贼!”及累战不胜,峤亦惮之。
峤军食尽,贷于陶侃。侃怒曰:“使君前云不忧无良将及兵食,惟欲得老仆为主耳。今数战皆北,良将安在!荆州接胡、蜀二虏,当备不虞;若复无食,仆便欲西归,更思良算。徐来殄贼,不为晚也。”峤曰:“凡师克在和,古之善教也。光武之济昆阳,曹公之拔官渡,以寡敌众,杖义故也。峻、约小竖,凶逆滔天,何忧不灭!峻骤胜而骄,自谓无前,今挑之战,可一鼓而擒也。奈何舍垂立之功,设进退之计乎!且天子幽逼,社稷危殆,乃四海臣子肝脑涂地之日。峤等与公并受国恩,事若克济,则臣主同祚;如其不捷,当灰身以谢先帝耳。今之事势,义无旋踵,譬如骑虎,安可中下哉!公若违众独返,人心必沮;沮众败事,义旗将回指于公矣。”毛宝言于峤曰:“下官能留陶公。”乃往说侃曰:“公本应镇芜湖,为南北势援,前既已下,势不可还。且军政有进无退,非直整齐三军,示众必死而已,亦谓退无所据,终至灭亡。往者杜弢非不强盛,公竟灭之,何至于峻,独不可破邪!贼亦畏死,非皆勇健,公可试与宝兵,使上岸断贼资粮。若宝不立效,然后公去,人心不恨矣。”侃然之,加宝督护而遣之。竟陵太守李阳说侃曰:“今大事若不济,公虽有粟,安得而食诸!”侃乃分米五万石以饷峤军。毛宝烧峻句容、湖孰积聚,峻军乏食,侃遂留不去。
诗句:
资治通鉴 · 卷九十四 · 晋纪十六
陶侃、温峤等与苏峻久相持不决,峻分遣诸将东西攻掠,所向多捷,人情忄匈惧。朝士之奔西军者皆曰:“峻狡黠有胆决,其徒骁勇,所向无敌。若天讨有罪,则峻终灭亡;止以人事言之,未易除也。”温峤怒曰:“诸君怯懦,乃更誉贼!”及累战不胜,峤亦惮之。
译文:
陶侃、温峤等人和苏峻长久地对峙而不决一决胜负,苏峻派他的将领们向东、西两线攻击掠夺,所向披靡,人心惶惶。那些从朝廷逃来的大臣们都说:“苏峻狡猾狡诈又很勇敢果断,他的部众又勇猛无比,所向无敌。如果上天惩罚他犯了罪的话,那么苏峻最终就会灭亡;只是从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很难除掉他!”温峤听了非常生气地说:“各位胆小懦弱,却反而称赞敌人!”等到连续几次交战没有取胜,温峤也开始畏惧起来。
注释:
资治通鉴: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十国的历史。
陶侃:东晋名臣、军事家,字士行,鄱阳南昌人。
温峤:东晋名臣、文学家、诗人,字稚恭,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县)人。
苏峻:东晋末年叛乱首领,字子高,小名阿坚,吴兴武康(今浙江武康)人。
朝士:指当时的大臣们。
忄匈惧:心惊害怕。
毛宝:晋朝官员,曾任丹阳尹。
李阳:晋朝官员,曾任竟陵太守。
督护: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在的行政督察员。
句容:地名,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境内。
湖孰: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县境内。
粮:食物或粮食。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国北宋时期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白话释义:
陶侃、温峤等人和苏峻长期相持不下,苏峻派遣他的部将分别在东西两路进攻掠夺,所向无敌,使得朝廷中的大臣们感到恐惧不安。有些从朝廷逃跑的大臣说:“苏峻狡猾狡猾又很勇敢果断,他的部下又勇猛无畏,所向无敌。如果上天惩罚他犯下了罪行的话,那么苏峻最终就会灭亡;只是从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很难除掉他!”温峤听后非常愤怒地反驳道:“各位胆小懦弱,却反倒称赞敌人!”等到他们连续几场战斗都未能取得胜利时,温峤也开始对苏峻感到畏惧起来。
赏析:
这首诗是《资治通鉴》中关于东晋时期的历史事件的描述。诗中描绘了陶侃、温峤等人与苏峻之间的战争,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指责和担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