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扬将军刘牢之攻秦谯城,拔之。桓冲遣上庸太守郭宝攻秦魏兴、上庸、新城三郡,拔之。将军杨佺期进据成固,击秦梁州刺史潘猛,走之。佺期,亮之子也。
壬子,燕王垂攻鄴,拔其外郭,长乐公丕退守中城。关东六州郡县多送任请降于燕。癸丑,垂以陈留王绍行冀州刺史,屯广阿。
丰城宣穆公桓冲闻谢玄等有功,自以失言,惭恨成疾;二月,辛巳,卒。朝议欲以谢玄为荆、江二州刺史。谢安自以父子名位太盛,又惧桓氏失职怨望,乃以梁郡太守桓石民为荆州刺史,河东太守桓石虔为豫州刺史,豫州刺史桓伊为江州刺史。
燕王垂引丁零、乌桓之众二十馀万为飞梯地道以攻鄴,不拔;乃筑长围守之,分处老弱于肥乡,筑新兴城以置辎重。
秦征东府官属疑参军高泰,燕之旧臣,有贰心。泰惧,与同郡虞曹从事吴韶逃归勃海。韶曰:“燕军近在肥乡,宜从之。”泰曰:“吾以避祸耳;去一君,事一君,吾所不为也!”申绍见而叹曰:“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
【诗句】:
-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五·晋纪二十七
- 鹰扬将军刘牢之攻秦谯城,拔之。
- 桓冲遣上庸太守郭宝攻秦魏兴、上庸、新城三郡,拔之。
- 将军杨佺期进据成固,击秦梁州刺史潘猛,走之。
- 燕王垂攻邺,拔其外郭,长乐公丕退守中城。
- 关东六州郡县多送任请降于燕。
- 癸丑,垂以陈留王绍行冀州刺史,屯广阿。
- 丰城宣穆公桓冲闻谢玄等有功,自以失言,惭恨成疾;二月,辛巳,卒。
- 朝议欲以谢玄为荆、江二州刺史。
- 谢安自以父子名位太盛,又惧桓氏失职怨望,乃以梁郡太守桓石民为荆州刺史,河东太守桓石虔为豫州刺史,豫州刺史桓伊为江州刺史。
- 燕王垂引丁零、乌桓之众二十馀万为飞梯地道以攻邺,不拔;乃筑长围守之,分处老弱于肥乡,筑新兴城以置辎重。
- 秦征东府官属疑参军高泰,燕之旧臣,有贰心。
- 泰惧,与同郡虞曹从事吴韶逃归勃海。
- 韶曰:“燕军近在肥乡,宜从之。”
- 泰曰:“吾以避祸耳;去一君,事一君,吾所不为也!”
- 申绍见而叹曰:“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
【译文】:
- 资治通鉴·卷一百零五·晋纪二十七
鹰扬将军刘牢之进攻秦谯城并占领之,桓冲派遣上庸太守郭宝攻打秦的魏兴、上庸和新城三郡,成功占领。将军杨佺期进军占据成固,攻击秦的梁州刺史潘猛,将其赶走。杨佺期是杨亮的儿子。
- 壬子,燕王慕容垂进攻邺城,并攻破其外郭,长乐公慕容丕退守城中。关东六州的郡县纷纷向燕国投降请求投靠。癸丑,慕容垂任命陈留王慕容绍为冀州刺史,并驻守广阿。
- 丰城宣穆公桓冲听说谢玄等人的功劳后,觉得自己之前的言语不当而感到惭愧并病倒。二月,辛巳日去世。朝廷商议让谢玄担任荆州和江州刺史。谢安认为自己父子的名望地位过于崇高,又害怕桓氏失去官职后心生怨恨,于是任命梁郡太守桓石民担任荆州刺史,河东太守桓石虔担任豫州刺史,豫州刺史桓伊担任江州刺史。
- 燕王慕容垂带领丁零族、乌桓族人二十余万组成梯子状的云梯攻城地道来进攻邺城,但未能成功。于是他又建造了一道长围来固守邺城,将老弱的人分派到肥乡,又在肥乡修筑新兴城来放置战备物资。
- 前秦的征东府官属怀疑参军高泰是慕容垂的旧臣,心存二心。高泰恐惧,与同郡的虞曹从事吴韶一起逃跑投奔渤海。吴韶说:“燕军现在距离肥乡很近,我们应当追随他们。”高泰说:“我为了躲避灾祸才这么做的;离开一个君主,侍奉另一个君主,我是不会做的!”申绍见了他后感叹说:“能根据道义来决定去留,可以说是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