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坚谓权翼曰:“不用卿言,使鲜卑至此。关东之地,吾不复与之争,将若泓何?”乃以广平公熙为雍州刺史,镇蒲阪。征雍州牧巨鹿公睿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卫大将军、录尚书事,配兵五万;以左将军窦冲为长史,龙骧将军姚苌为司马,以讨泓。
平阳太守慕容冲亦起兵于平阳,有众二万,进攻蒲阪;坚使窦冲讨之。
库傉官伟帅营部数万至鄴,燕王垂封伟为安定王。
秦冀州刺史阜城侯定守信都,高城男绍在其国,高邑侯亮、重合侯谟守常山,固安侯鉴守中山。燕王垂遣前将军、乐浪王温督诸军攻信都,不克;夏,四月,丙辰,遣抚军大将军麟益兵助之。定、鉴,秦王坚之从叔;绍、谟,从弟;亮,从子也。温,燕王垂之弟子也。
慕容泓闻秦兵且至,惧,帅众将奔关东。秦巨鹿愍公睿粗猛轻敌,欲驰兵邀之。姚苌谏曰:“鲜卑皆有思归之志,故起而为乱,宜驱令出关,不可遏也。夫执鼷鼠之尾,犹能反噬于人。彼自知困穷,致死于我;万一失利,悔将何及!但可鸣鼓随之,彼将奔败不暇矣。”睿弗从,战于华泽,睿兵败,为泓所杀。苌遣龙骧长史赵都、参军姜协诣秦王坚谢罪;坚怒,杀之。苌惧,奔渭北马牧。于是天水尹纬、尹详、南庞演等纠扇羌豪,帅其户口归苌者五万馀家,推苌为盟主。苌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大赦,改元白雀,以尹详、庞演为左、右长史,南安姚晃及尹纬为左、右司马,天水狄伯支等为从事中郎,羌训等为掾属,王据等为参军,王钦卢、姚方成等为将帅。
资治通鉴 · 卷一百零五 · 晋纪二十七
秦王苻坚,作为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其统治期间的秦国在他的领导下达到了鼎盛。然而,在处理与东晋的关系时,却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外交和军事问题,这直接影响了秦国的命运及其周边地区的安全态势。本诗以《资治通鉴 · 卷一百零五 · 晋纪二十七》为背景,详细叙述了苻坚与慕容冲之间的冲突以及最终的决策过程,展现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同时反映了秦晋两国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国际关系。
译文
秦王苻坚对权翼说:“不采纳你的意见,导致鲜卑族兴起于关东,我再也不与燕国争夺关东之地了。”于是任命广平公苻熙为雍州刺史,镇守蒲阪;征召雍州牧巨鹿公苻睿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卫大将军、录尚书事,配给他五万兵力;命左将军窦冲为长史,龙骧将军姚苌为司马,用以讨伐慕容冲。
平阳太守慕容冲也在平阳起兵,有二万之众,进攻蒲阪;苻坚派遣窦冲讨伐他。
库傉官伟率领数万营部到达邺城,燕王慕容垂封库傉官伟为安定王。
秦冀州刺史阜城侯定坚守信都,高城男绍在其国中,高邑侯亮、重合侯谟守卫常山,固安侯鉴守卫中山;燕王慕容垂派前将军乐浪王温督率诸军攻取信都,未能攻克;夏季,四月,丙辰,派抚军大将军慕容麟增兵协助攻打。定、鉴是苻坚的侄子;绍、谟是弟弟;亮是侄子。温是燕王慕容垂的侄子。
慕容冲获悉秦军即将到来的消息,感到恐惧,率领众将逃奔关东。而秦军将领巨鹿愍公苻睿则粗率急躁,轻视敌人。他认为应该迅速追击慕容冲。姚苌劝谏说:“鲜卑族人都有思归之情,所以起来造反,应当驱赶他们出关,不能阻止。就像抓住鼷鼠尾巴,还能反过来咬人一样。他们自知困顿穷迫,会竭尽全力来攻击我们;万一失败,后悔就来不及了!只能鸣锣追击,他们就会奔逃逃跑,无暇反击。”苻睿没有听从,两军于华泽交战。苻睿的军队战败,被慕容泓杀死。姚苌派遣龙骧长史赵都、参军姜协向苻坚谢罪;苻坚大怒,杀掉了他们。姚苌恐惧,逃至渭北马牧。于是天水尹纬、尹详、南庞演等纠集并鼓动羌豪,率领他们的户民回归姚苌处,超过五万户,推举姚苌为盟主。姚苌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宣布大赦,改元白雀;任命尹详、庞演为左右长史,南安姚晃与尹纬为左右司马,天水狄伯支等为从事中郎,羌训等为掾属,王据等为参军,王钦卢与姚方成等为将帅。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苻坚时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决策,展示了当时的政治斗争的激烈性和复杂性。其中,秦王苻坚与慕容冲之间的冲突尤为引人关注。从诗中可以看出,双方在实力、策略和人心等方面的较量都非常激烈。苻坚虽然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在处理与东晋的关系时,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也揭示了历史的深刻内涵。
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关键人物和事件,如库傉官伟、姚苌、慕容冲、苻睿等。这些人物和事件在整个历史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例如,库傉官伟和姚苌的崛起为后来的政权变迁埋下了伏笔;慕容冲的起兵则引发了一连串的战争和混乱;苻睿的错误决定导致了军队的溃败。这些事件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同时也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这首诗通过对苻坚时期的重大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风貌。它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深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深入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社会变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