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王国宝党附会稽王道子,骄纵不法,屡为御史中丞褚粲所纠。国宝起斋,侔清暑殿,孝武帝甚恶之;国宝惧,遂更求媚于帝而疏道子,帝复宠昵之。道子大怒,尝于内省面责国宝,以剑掷之,旧好尽矣。及帝崩,国宝复事道子,与王绪共为邪谄。道子更惑之,倚为心腹,遂参管朝权,威震内外,并为时之所疾。
王恭入赴山陵,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之。恭罢朝,叹曰:“榱栋虽新,便有黍离之叹!”绪说国宝,因恭入朝,劝相王伏兵杀之,国宝不许。道子欲辑和内外,乃深布腹心于恭,冀除旧恶;而恭每言及时政,辄厉声色。道子知恭不可和协,遂有相图之志。
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恭以豫州刺史庾楷士马甚盛,党于国宝,惮之,不敢发。王珣谓恭曰:“国宝虽终为祸乱,要之罪逆未彰,今遽先事而安,必大失朝野之望。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然后顺众心以除之,亦无忧不济也。”恭乃止。既而谓珣曰:“比来视君一似胡广”。珣曰:“王陵廷争,陈平慎默,但问岁晏何如耳!”

诗句:

  • 资治通鉴 · 卷一百零八 · 晋纪三十
    译文:
    王恭入京参加山陵,每次都面无表情地直言不讳,司马道子非常害怕。王恭退朝回家时感叹说:“虽然椽子新漆,但已经让人产生悲伤的感觉了。”王绪劝说王国宝,趁王恭进京的时机,劝相王伏兵诛杀他,王国宝不同意。司马道子想要调和内外关系,于是对王恭进行密告。

注释:

  •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2年的史实。
  • 卷一百零八:指的是《资治通鉴》中的第108卷。
  • 晋纪三十:指的是《资治通鉴》中的第三十卷,是关于东晋的记载。
  • 王国宝:即王国之,东晋时期大臣,依附于会稽王司马道子,后因其骄横而被弹劾。
  • 孝武帝:即司马曜,东晋皇帝,名司马德文。
  • 褚粲:字季野,曾任御史中丞,因纠劾王国之而得罪。
  • 侔清暑殿:指建造清暑殿(位于建康城西),王国之为庆祝其儿子出生而建。
  • 内省:指皇宫内的禁卫军驻地或内宫。
  • 山陵:帝王死后安葬之地,这里指司马道子的陵墓。
  • 王恭:《资治通鉴》中提到的人物之一,曾参与过朝廷的争斗。
  • 椽栋:房屋的椽子和栋梁,用来比喻建筑结构。
  • 黍离之叹:出自《诗经》,意为看到新屋被毁而感到悲哀。
  • 豫州刺史庾楷:曾任官职为庾楷,在文中可能是指另一位与王国之有矛盾的人物。
  • 胡广:字伯广,东汉时期的官员,此处可能是用来形容王恭的贤明或者智慧。
  • 王陵:指汉高祖刘邦的功臣王陵。
  • 陈平:西汉初期的政治家,以谨慎著称。
  • 问岁晏何如:即询问一年将尽的情况。
  • 胡广:字伯广,东汉时期的官员。
  • 王陵廷争:王陵在朝廷上争论,陈平则保持沉默。
  • 但问岁晏何如:只是询问一年的最后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